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旅

县城文旅新黑马 颍上管仲老街·春秋里迎来消费“爆发期”
2025年10月09日 15:56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9日电 (王威威)总客流量突破22.9万人次,单日最高人流量超4.5万人,更带动周边商户收入超1870万元(人民币,下同)……国庆中秋假期,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管仲老街·春秋里刚开街不久便迎来文旅消费“爆发期”。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人群中20岁至40岁女性占比超六成,成为“春秋里”文旅消费的核心力量。

  上述亮眼成绩单背后,是“管子故里”文化IP与现代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也是街区对客群需求的精准捕捉。

  从历史共鸣到体验共鸣:管仲老街的文化IP转化之路

  走进管仲老街·春秋里,灯光秀在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流转,演绎着管仲“通商惠民”的故事。市集里,游客手持“银票”参与互动游戏,在闯关过程中感受“通货积财”的智慧,同时“银票”也可兑换礼品。“管饱”套餐前人头攒动,用亲民的价格传递着“仓廪实而知礼节”的民生理念——这些场景,正是街区对文化IP的创新转化。

  “我们将‘管子故里’这一深厚的文化IP转化为现代消费场景,核心方法论是‘解码、转译、活化’三部曲。”管仲老街·春秋里负责人张珂说,团队并非简单挖掘历史故事,而是先提炼与现代人共鸣的精神内核。“管仲思想的核心是‘通货积财,富国强兵’,我们将其解码为‘通商、智慧、民生’三大现代性标签。”

  二次消费“火”起来:精准匹配客群,构建消费闭环

  “这次不仅逛得开心,还租了汉服拍照、买了管豆咖啡,文创产品都很新颖,觉得花的挺值的。”来自淮南的“00后”游客李女士的感受,道出了街区二次消费的魅力,“体验经济”正成为景区日益加强的部分。

  “我们坚持‘用户分层、需求精准、产品耦合’策略,针对不同客群设计消费场景。”据张珂介绍,针对追求“社交、打卡”的女性客群,街区推出“管豆咖啡”——将管仲IP与时尚饮品结合,让产品本身成为社交货币。

  同时,街区提供“汉服租赁+完整妆造”服务,满足她们的拍照与角色扮演需求。针对亲子家庭,“银票”游戏设计了亲子协作任务,文创产品则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让家长愿意为“有价值的体验”付费。在体验完活动美食之后,游客还可登上“春秋里号”巡游,观赏两岸夜景与非遗铁花表演。

  此外,街区构建了“体验式消费闭环”,产品矩阵呈“金字塔”结构,实现从由浅到深的体验。

  未来“新”布局:从空间运营到内容生态,打造区域文旅共同体

  国庆中秋长假的热度过后,管仲老街·春秋里的规划已指向更远的未来。

  “面对行业新趋势,我们计划从‘空间运营’迈向‘内容生态和用户时长’运营,构建更深层次的差异化体验。”张珂透露,三大新举措将成为突破口。

  开发剧本游。不同于当前的静态参观,剧本游将为每位游客设计专属故事线,把街区变成“动态叙事空间”。

  “这能极大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甚至创造‘为解锁剧情反复来’的新需求。”张珂坦言,挑战在于内容持续迭代,目前团队正搭建“开放式剧情架构”与创作者平台,计划联合专业编剧实现剧情季度更新,让体验“常玩常新”,通过更新节目和业态保持客流量,避免重蹈老街节假日火爆但平时冷清的覆辙。计划在节日结束后优化演出内容,增加小众但反响好的节目比重。

  打造独特餐饮文化标签。当前部分特色商铺尚未装修开业,影响街区整体氛围,“春秋里”后续将引入本地老字号美食如格拉条等,增强地域辨识度,让外地游客形成“来颍上必吃xx”的消费联想。

  推出皖北“文化联名卡”。这一“区域文旅共同体”的尝试,“它能打破行政区划壁垒,为游客提供一站式皖北文化深度游方案,把单点客流转化为区域旅游流量。”张珂介绍说,当前需攻克“标准化与个性化平衡”问题,既要在会员权益、票务核销上实现“畅通无阻”,也要保留各景区的独特魅力,目前街区正牵头建立“皖北文旅服务与数据标准”,推动区域文旅协同发展。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管仲老街·春秋里的探索证明,县域文旅的活力,就藏在“老传统”与“新需求”的巧妙结合里。(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