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21日电 (周淼 杨文静)“以前总觉得社区工作是‘跟着干’,轮值之后才真正体会到‘自己扛’的分量。”望着东方明珠二村地下车库里整齐停放的非机动车,社区“轮值主事”陈莉深有感触。
不久前,这里还是居民口中的“老大难”——地下车库住人问题由来已久,不仅占用了公共空间,还存在消防安全隐患。如今,经过陈莉与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的共同努力,不仅成功劝离了车库居住人员,还根据车库实际情况和居民停车需求,增设充电插座180余处,加装摄像头8个,较好解决了居民“停车难”的烦心事。
当前,社区工作者队伍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的趋势,这一变化为基层社区治理注入了精力充沛、开拓进取的新鲜血液,但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欠缺。为此,江东街道党工委创新开展书记领办基层治理项目,拓展“星火江东”品牌内涵,以提升社区工作者综合能力为出发点,推出“轮值主事”工作机制,组织年轻干部在社区书记全程指导下换岗实践、走上前台,以“主人翁”姿态投身社区事务中,通过跨社区主持工作,切实提升年轻干部处理复杂事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持续激发社区工作创新能力和活力。
定标立矩让轮值启动“有章可循”
江东街道党工委研究制定《江东街道“轮值主事”制度实施方案》,从制度层面明确“轮值主事”人选条件、轮值周期、具体工作职责及阶段工作任务。在此基础上,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相结合方式精准确定主事名单,同时制定年度轮值计划,进行跨社区轮值安排,有效打破“熟人圈”对社区管理造成的壁垒,促使干部在不同社区的实践中主动换位思考、沉浸式履职历练,全面提升服务民众的综合水平。
精细落地让轮值开展“有痕可溯”
轮值期间,“新主事”统筹布置轮值社区近期重点工作与任务安排,重点完成“六个一”核心任务,即:主讲一堂精品党课、主持一次多方议事、策划一些传统文化活动、点亮一批居民“微心愿”、领办一项重点工作及总结一个典型经验;“老书记”则负责一对一全程跟踪指导,帮助“轮值主事”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同时协助推进重难点工作。在轮值期满时执行工作交接机制,让重点工作进展、待办事项及居民反馈等内容在两期主事之间有效衔接不断档,切实保障工作连续性与服务稳定性。
聚焦实绩让轮值成效“有绩可评”
每期轮值结束后,江东街道党工委及时召开述职评议会议,组织“轮值主事”分享工作收获、探讨所遇疑难,在交流中提升综合能力;邀请社区书记发挥经验优势,从工作成效、创新亮点、问题改进等多个维度进行点评;组建由街道班子成员、街道中层负责人以及群众代表组成的评估小组,现场对“轮值主事”的述职开展综合测评,评出当期“优秀主事”1至2名。
从协助处理日常事务的“副手”,到统筹社区大小事的“当家人”,身份的转变让来自金瑞社区的“优秀主事”李加莲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宝贵的轮值经历,不仅让我直面了资源整合的系统挑战、沟通协调的复杂艺术、细节服务的精准要求,更深刻领悟了‘因地制宜’与‘因人施策’的基层智慧。”李加莲在述职中说。
江东街道“轮值主事”开展5个月以来,共有12名社区工作者确定进入主事名单,其中“两委”成员8名,已开展轮岗2轮10人次。“轮值”使社区工作者得到了锻炼,也为培养、发现后备干部提供了新途径。江东街道党工委委员、组织委员李娟表示,推行“轮值主事”制度,让社区年轻干部以“当家人”姿态深度参与社区事务,不仅加速其个人从“专岗专能”向“综合全能”的成长蜕变,更是让基层治理力量下沉到网格、服务触角延伸至末梢,实现了人才培育与治理效能的双向提升,让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