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9日电 (郭一鹏)近日,走进埇桥区夹沟镇镇头村,连片的稻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田埂上,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开展管护作业,有的手持锄头,仔细清理着田边杂草;有的弯腰查看水稻的生长情况,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当前水稻正处于拔节孕穗期,这是决定穗粒数的重要时期。”种植户丁加宝介绍,今年他种植的50亩单季晚稻,包含“香糯”“香粳”“黑米”等优质品种,预计将于11月迎来收获。
凭借近40年的种植经验,丁加宝对田间管理如数家珍:“田管工作必须紧扣农时、科学施策。巡查发现部分田块湿度大、根系弱时,需要及时开沟排水、适度晒田,促进根系深扎,增强抗倒伏能力;对苗情偏弱、叶色偏黄的田块,要精准施用肥料,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贪青徒长。近期高温高湿,我们正集中开展稻飞虱、纹枯病等病虫害防治,选用高效低毒无残留药剂,把握最佳施药时段,确保防控效果,为水稻稳健生长筑牢防线。”

“我们不仅要种好自己的田,还得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丁加宝介绍,农忙时节,他所在的合作社有大量用工需求。正在稻田里劳作的村民王素珍笑着说:“我在这里上班离家近,不耽误家里的农活,还能有一份额外收入,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在合作社带动下,不少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月初我们已完成首轮药剂喷施。”丁加宝说,“接下来我们会密切关注水稻的生长状态、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前期药剂的防治效果,综合评估田间的实际态势,科学制定下一步药剂的喷施方案,包括药剂种类的选择、浓度的调配以及喷施时间的确定,进一步巩固防治成果,为水稻的健康生长提供有力保障。”(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