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3日电 (邢春桂 章泽昊)近年来,花山区金家庄街道新风社区充分发挥实践站点优势,培育了“幸福路上红木屋”“树荫下的故事会”“家教有约”“风警巷”“风中的家”“花家常·网格楼事会”等一批优质文明实践项目,涌现出中国好人、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敬老之星”、安徽省平安家庭、市“道德模范”“感动诗城十大人物”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先后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11个国字号荣誉。
创新理论传播 讲出政策好故事
新风社区通过举办“树荫下的故事会”,邀请社区能人、道德模范、“五老人员”等组建草根宣讲员队伍,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2019年,新风社区被中共安徽省委讲师团授予“安徽省理论宣讲示范基地”称号。通过实施“风警巷”项目,民警、城管队员、司法人员、物业人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志愿者,结合案例开展政策宣传,让各类政策与知识走进民众心里。
凝聚实践合力 文化焕发新活力
新风社区打造“节日+”文化实践品牌,以特色活动为纽带激活传统节日时代内涵。元宵节,邀请青少年及家长猜灯谜、做元宵;清明节,与新工房小学合作开展做青团、网上祭英烈活动;端午节,组织包粽子、趣味游戏……居民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传承传统文化,为社区治理注入文化动力,实现“文化传承有载体,文明实践有温度,社区凝聚有抓手”的多元共赢。
传递主流价值 涵养文明新素养
新风社区创新“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双轮驱动机制,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婿、好丈夫、好少年、好邻居”等“六好”评比及“优秀家长”“优秀志愿者”评选,发掘社区里的先进典型;推出“家教有约”项目,引导家长做好思想教育,为未成年人树立正确价值观。此外,打造“出彩新风人”宣传矩阵,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初心园”,设置“一廊”“一亭”“一心”,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学习思想道德教育活动。聘请社会组织在社区开展关爱未成年人的“五防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学法、用法。
便民帮扶暖心 打造文明服务圈
新风社区聚焦居民需求,推出系列便民服务项目,为不同群体精准提供帮助和关怀。建立“红木屋便民坊”,规范低收入家庭流动摊点,提供修鞋、理发等服务,实现助人自助。“红木屋便民坊”案例入围中央文明办印发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方法100例》。同时,成立“花家常·网格楼事会”,推动居民自治,发动居民参与解决社区“急难愁盼”等难题,实现“楼事楼议、楼事楼办、楼事楼管”。建立快捷便民的“风中的家”暖心驿站,为快递外卖小哥、环卫工人、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提供常态化服务,让“家”的温暖触手可及。(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