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屯溪区“三联”模式为高标准农田注入新活力
2025年08月12日 16:54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2日电 (任俊翔)初秋时节,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汉沙村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连片的高标准农田里,绿油油的秧苗随风摇曳,形成层层稻浪;不远处80亩油葵种植基地中,嫩绿的茎叶舒展生长,勾勒出美丽的田园画卷。

  这片充满生机的土地,过去却是另一番模样。有的区域杂草丛生,有的区域不宜种植,长期存在抛荒、撂荒的情况。

  改变开始于2024年底。当时,屯光镇一举破解传统农田“小、散、乱”困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探索“政府+企业+村集体”“三联”合作模式,创新引入市场力量——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将农田建设与后期运营无缝衔接,让土地产量叠加、效益叠加。

  “我们全程参与设计、施工和运营,与村集体共同成立农业公司,在利润分配上村集体占60%,实现了村集体和企业的双赢。”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海波介绍,这种全程参与的模式优点明显。农田从设计开始,就按照数字化、机械化、景观化的标准进行规划,施工过程也有完备的监督机制,完工后农业公司即可进场运营,整个过程减少了中间环节,矛盾少、配合紧、效率高。

  接手后,黟县有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为200多亩农田装上“智慧大脑”——土壤传感器实时监测墒情,手机APP远程控制灌溉,病虫害预警系统精准指导田间管理。汉沙村的高标准农田还新修了取水井、配备了智能化排水系统,不仅稳定了水源供给,让过去无法种植水稻的地块得以复耕,田块利用率也大幅提高。“有这些科学管理做支撑,亩产预计能达到1100斤左右。”徐海波表示。

  汉沙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江卫民表示,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喷灌设施一应俱全,遇上干旱天气能直接洒水灌溉,科技含量高。结合农业观光设计栽种的油葵,不仅能供游客观赏,还能通过采收葵花籽创造经济效益,实实在在增加了集体收入。

  高标准农田不仅提升了土地效益,更拓宽了村集体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继汉沙村项目之后,屯光镇继续加大与有农公司的合作,目前,该镇富礼村和浯村的相关项目也在推进中。(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