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2日电 (刘月星)近日,走进旌德县三溪镇三溪社区田小强的丝瓜种植基地,只见翠绿的藤蔓垂挂在竹架上,鹅黄色的丝瓜花点缀其间,丝瓜随风轻轻摇晃。

“你看这藤蔓,到现在还在使劲长,新抽的嫩梢一天一个样。”田小强站在瓜架下,伸手托起一条的丝瓜说。这位有着8年种植经验的“丝瓜专业户”,已将基地扩大到三亩规模。
丝瓜耐旱耐湿,病虫害也少,是农户们省心的种植选择,更因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了市场“常客”。
除了鲜瓜,老丝瓜也有大用处。晒干后剥去外皮,露出的丝瓜络既能刷锅洗碗,又能入药,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鲜丝瓜三块五一斤,一亩地收两千多斤;丝瓜络加工后能卖到二十多块一斤,算下来每亩能多赚不少。”田小强说。
清晨五时,田小强就和家人一起忙着采摘。“得趁露水没干摘,瓜身水灵,顾客就喜欢新鲜的蔬果。”他的产品不仅供应本地农贸市场,还销往周边超市,去年三亩地纯收入超过2万元。“今年计划再流转两亩地,搭建钢架大棚,尝试错季种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如今,三溪社区的丝瓜不仅鼓了村民的钱袋子,更成了激活乡村活力的生动注脚。从藤蔓间的鲜嫩果实到产业链上的多元价值,这条“绿藤蔓”正编织出一条富有乡土特色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