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海兰鸡蛋孵出乡村“致富密码”
2025年08月06日 11:39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6日电 (程婷婷)在黟县宏潭乡塘田村,清晨的田野间常常响起此起彼伏的鸡鸣声。在数十亩的养鸡场里,数千只羽毛光亮的海兰鸡正忙碌地“工作”着,它们产出的鸡蛋,成了村民们的“致富密码”。

  据了解,塘田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投入1.2亿元项目建设资金,引进了4万只优质海兰蛋鸡。眼下,这些海兰鸡每日可产出3.8万枚鸡蛋。

  为了让这些鸡蛋发挥最大价值,村里对鸡蛋进行了多元化处理,让鸡蛋价值“一链双飞”:一部分鸡蛋通过引进现代化智能化分拣包装设备,建立严格品控体系,经过清洗、杀菌、光检、分级,最终以精美包装“盛装”上市,这不仅极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更以标准化的“塘田出品”赢得市场信任,让优质鲜蛋走出深山;精选另一部分优质鲜蛋,遵循古法结合现代工艺,匠心腌制风味独特的松花皮蛋,这一转化,既延长了鸡蛋的保质期和销售半径,更赋予了产品独特文化韵味,成为深受消费者青睐的“塘田风味”。

  “我们的海兰鸡都是经过玉米大米喂养,生长环境舒适,产下的鸡蛋鲜美品质好,并且第一时间运送至加工车间。我们每天至少装100箱鸡蛋,装箱后运往江苏、上海、浙江等地,获得食客一致好评。”加工车间负责人刁师傅说道。

  鸡蛋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村民们的辛勤付出,也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该村20余个村民都在养殖基地找到了工作,有的担任饲养员,精心照料海兰鸡;有的负责鸡蛋的分拣包装和皮蛋制作,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每月有稳定的收入。“在家门口的养鸡场上班,每月能挣4000多块,还能照顾家里,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一位村民笑着说道。

  养殖基地还创新推行“鸡粪变废为宝”方式,将养殖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用于周边茶园、农田施肥,不仅保护了村里的生态环境,还进一步节约了农业生产成本,为村民增加了额外收益。

  据介绍,下一步,塘田村将继续围绕海兰鸡鸡蛋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让这枚“小鸡蛋”,孵出更多的财富,带领村民们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