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31日电 (刘挺 王文生)厂房车间机器轰鸣赶订单,重点项目战高温抢进度……马鞍山经开区作为全市经济主战场,正以实干劲头推动产业升级,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加速“项”前 筑牢发展支撑
7月22日,总投资12亿元的亨利食品马鞍山智慧工厂项目签约落户,项目建成达产后将年产30万吨西餐调味品,助力绿色食品产业壮大。这是经开区招商引资的缩影——今年上半年该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3个,其中包括重大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423万美元,总量居全市第一。
项目落地后,“快推进”成为关键。走进安徽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厂房改造施工正在紧张进行。“我们主要从事高端车用改性材料的生产销售,计划新建16条生产线,为整车厂提供近地化配套。”安徽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胜生表示,在落实各项防暑降温措施的同时,正全力以赴加快施工进度,计划8月底前竣工,尽快投产达效。
今年上半年,天工科技、圣翰新材料等28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达84.8%;多邦珩磨、万智新能源等14个项目竣工投产,竣工率达87.5%。马鞍山经开区积极强化要素保障,推动项目早投产早达效,以高质量项目支撑高质量发展。

强产兴业 汇聚强劲动能
在马鞍山市经开区的汉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马科技)整车生产基地,多辆新能源重卡从总装车间下线,即将出口海外。
今年上半年,汉马科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6.83%、130.46%,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整车出口同比增长149%。其作为全省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链主"企业,正以"醇氢+电动"路线领跑新赛道。
目前,经开区坚定不移做大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三智”“三电”产业,做优做强装备制造、绿色食品、能源电子三大主导产业,聚集蒙牛乳业、蜂巢能源、泰尔重工等规上工业企业220家。数字赋能成效显著,建成国家级5G工厂1家、省级数字化车间16家,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转型。
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日前,省工信厅公布了2025年度第一批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马鞍山经开区2项产品获认定。其中,泰尔重工股份有限公司“HK1100型油润滑滑块式万向联轴器”获评“国际先进”等级,安徽科达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KXNHJ连续式造粒/预炭化一体化回转窑系统”获评“国内先进”等级。
马鞍山经开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健全“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加快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园区现已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3家、省级83家,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82家。

厚植沃土 人才近悦远来
“项目订单持续增长,但机电专业技术工人缺口增大。”得知安徽金晟达生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这一困难后,马鞍山经开区积极对接洽谈,促成该公司与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达成订单培养计划,为企业解决了“燃眉之急”。
马鞍山经开区创新以“项目落地、技术引进”配置人才模式,随项目柔性引进专家人才;认真落实“一对一企业用工管家”服务制度,先后推动电子信息等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一产一策”;发挥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平台作用,深入推进校政企合作,新增校企合作单位50家;引进“荐才专家”,并与高校开展人才交流对接活动,深度融入长三角人才链、创新链,累计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2000余名。
厚植人才发展“沃土”,打造一流营商环境。马鞍山经开区持续深化“经心办”服务品牌内涵,抓实抓细各项服务要素,为项目落地、企业发展和产业壮大提供全要素保障,不断增强投资吸引力、发展竞争力和企业获得感。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共性问题,马鞍山经开区创新推出“经采易贷”金融服务体系,今年以来,帮助企业融资7.4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抵押物不足等融资堵点。此外经开区发挥产业基金引导作用,参与组建6只产业基金,总规模达43亿元。同时,扎实推进政务服务大厅综合窗口改革和“无证明城市”“高效办成一件事”,开展外贸企业座谈会、民营企业家恳谈会等活动,解决涉企问题400余个。(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