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时分,远处黛色山峦叠着淡紫的烟霭,新安江的支流在卵石间蜿蜒,将最后一抹夕照揉碎成粼粼的碎金。
刚刚结束一天工作的黄山市休宁县中医医院康复科医生郝盼富,站在县中医院的大门前,晚风里飘来艾草和苍术的混香。从初来乍到的生涩,到如今成了比故乡更熟悉的气息,他知道自己早已是休宁的一部分。
山路上的义诊 把中医种进乡亲心里
2023年9月,郝盼富怀揣着热忱与忐忑,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来到了休宁县中医医院。此行,他肩负着医联体帮扶的重任。古城的老巷牵着他的脚步,雕梁画栋的老宅墙缝里,似乎都藏着中医药的故事。
可当他踏入休宁县中医医院,心却轻轻沉了沉:医院规模不小,康复科诊室里却有些冷清。
“得先知道乡亲们的需求,让他们知道中医的效果。”他攥了攥手里的针包,决定先去跑乡镇。21个乡镇的山路,他用脚底板量了个遍。鹤城的晨雾里、白际乡的夕阳下,都嵌入过他的身影。
在鹤城的一次义诊中,郝盼富遇到了一位患有多年肩周炎的老人:肩部肌肉虽未萎缩,但却疼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
郝盼富当即为老人施针,并配合热疗。仅半小时后,老人的疼痛明显缓解,活动也变得顺畅起来。老人顿时脸上露出惊喜之色,他激动地握住郝盼富的手,连声道谢。
还有一次,在白际乡的义诊现场,一位因落枕而痛苦不堪的年轻女子引起了郝盼富的注意。她脖子僵硬,无法转动,疼痛让她眉头紧锁。郝盼富轻柔地为她按摩,并选取合适的穴位进行针灸。几次操作下来,女子的疼痛逐渐减轻,脖子也能灵活转动了。
在这些义诊活动中,郝盼富不仅为患者缓解了病痛,还向他们普及中医知识,发放中医养生宣传资料。他耐心地向患者讲解中医的原理和优势,鼓励他们尝试中医特色疗法。
从那时起,郝医生的医术,像山涧的泉水,顺着山路淌遍了休宁的村村寨寨。有人往县中医院赶,指名要找“那个会扎针的郝医生”。
从三张床到四十张 康复科里的烟火气
回到县中医院,郝盼富盯着康复科的三张旧诊床,心里盘算开了。他把从合肥带来的“看家本事”全亮了出来:针灸、推拿、火罐、督灸、三伏贴、三九贴……这些疗法不仅疗效显著,还具有操作简便、痛苦小、费用低等优点,迅速赢得了患者认可。
康复科的改变并非一蹴而就。
起初,患者并不多,但郝盼富没有气馁。他每天都早早来到科室,仔细查阅病例,为每一位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亲自为患者施针、按摩,观察治疗效果,不断调整方案。在他的悉心治疗下,越来越多的患者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康复科的患者数量也逐渐增多。
为了满足需求,郝盼富推动医院建立了康复病房。从最初的几张病床,到如今的40张,康复科的规模迅速扩大。他带领团队不断完善科室的设施设备,引进先进的康复器械,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治疗服务。
郝盼富还注重团队建设,积极培养年轻医生。他定期组织科室内部的业务学习,分享自己的临床经验,指导年轻医生掌握中医特色疗法。在他的带领下,康复科的医疗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团队也逐渐壮大起来。
“多亏了郝医生带着我们,我们才能学到这么多知识,现在感觉自己能独立处理好多病例了。”一位年轻医生感慨道。
为了方便患者就医,郝盼富带头开设了夜间门诊。每到夜幕降临,康复科的诊室里依然灯火通明。郝盼富和同事们耐心地为患者诊疗,用他们的专业和执着守护着百姓的健康。很多上班族和学生都感慨地说:“有了夜间门诊,再也不用为看病发愁了!”
郝盼富还琢磨着“双向转诊”的法子。
他跑遍了全县的乡镇卫生院,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乡镇卫生院会将他们转诊至县中医医院进行治疗;而患者病情稳定后,又可以转回乡镇卫生院进行康复。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患者就医,还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郝盼富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眼前的患者,更是为了能让中医在基层这片土地上扎根、生长,让这份古老的智慧能为更多的人所了解、所接受。
让中医的种子在休宁生生不息
“中医得有人接棒。”郝盼富总把这话挂在嘴边。
他带的年轻医生,个个能背出他的“唠叨”。郝盼富深知,要让中医特色疗法在基层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医文化。
他走进乡村、社区、学校,开展中医文化讲座,向百姓普及中医养生知识,推广常见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在讲座中,他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中医的理论和实践,让晦涩难懂的中医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就像我们生活中的饮食起居一样,要有规律、有节制。”郝盼富在讲座中说,“希望大家都能了解中医,用中医知识来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他还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整理和总结临床经验,编写了多份中医诊疗资料,为基层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他带领团队制作了中医文化宣传手册,发放到各个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医、认识中医。
在郝盼富的带动下,休宁县中医医院的中医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医院开设了中医文化展厅,展示了新安医学的历史渊源、名医典籍和特色疗法,成为当地百姓了解中医文化的窗口。展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精美的中药标本、一本本古老的医书典籍,都诉说着中医在休宁这片土地上的传承与发展。
回顾在休宁的这段日子,郝盼富感慨万千。他从最初的一人之力,到如今带动整个团队共同奋进,见证了中医特色疗法在基层的蓬勃发展。他深知,自己的努力只是中医事业在基层发展的一个缩影,但每一个努力的身影汇聚在一起,就将成为推动中医走向未来的磅礴力量。
时光流转,岁月如梭。转眼间,郝盼富已在休宁县中医医院度过了数个寒暑。初来乍到时的青涩与懵懂,已在无数次的诊疗、义诊与教学中转化为成熟与坚定。每当看到患者们康复后脸上洋溢的笑容,郝盼富心中便满是欣慰与自豪。
暮色又浓了些,结束一天工作的郝盼富,匆匆往高铁站赶去。远处的山峦叠着淡紫的烟霭,像极了他初来时的模样。只是这一次,他知道,脚下的路早已是归途——他与休宁的故事,还在每一缕药香里,慢慢生长。(文:张俊)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