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9日电 近日,合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实施意见》),旨在支持国先中心(合肥)加快建设,打造全国标杆创新平台。
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国家级创新平台,今年以来受到中央及省市主流媒体关注。其聚焦前沿技术创新成果与高端要素汇聚,在技术、数据、算力等新型要素综合配置改革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国先中心(合肥)建设定位是什么?《实施意见》明确,国先中心(合肥)要作为城市创新战略格局的引领极、新质生产力培育的主力军、创新要素资源配置的主平台、重大改革举措的试验田及创新单元和人才引育的主阵地。
国先中心(合肥)将建成什么样?《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国先中心(合肥)运转机制逐步完善,专业化人才团队初具规模,央军地协同机制基本建立,建成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的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新模式,推动低空经济、智能机器人等新质生产力发展。
到2027年底,将其打造为贯通央军地资源、覆盖未来产业重点领域、引领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形成原创性科技成果、支撑性产业成果等,推动成为全国标杆创新平台。
如何建设国先中心(合肥)?《实施意见》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建立高端资源汇聚链接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多元资金筹措机制、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五大方面提出22项重点工作举措。
在创新组织管理机制方面,国先中心(合肥)作为合肥市创新型事业单位,探索企业化、市场化运营,参与成立工作委员会和战略咨询委员会;完善“部门+研究院+公司”架构,设立共性技术研究院、组建国先控股平台公司。
在建立高端资源汇聚链接机制方面,国先中心(合肥)推动领军企业、科研院所与其他国先中心开展全球前沿科学协同研究,参与国际市场准入规则制定;依托理事会搭建与国家部委、央国企等的联动机制,推进共研共建共享。
在创新市场化运营机制方面,国先中心(合肥)统筹建设共性基础平台、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打造城市“超级场景”,探索新业态运营模式。
此外,国先中心(合肥)将与市直部门双向赋能,各县(市)区、开发区为其提供资金、场地等配套支撑。同时,加强与其他国先中心的协同,共同推进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