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29日电 (林晨 崔艳)“最近家里人都要赶早拔笋子,来不及送小孩上下学,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学校免费提供了安心托幼服务,早上小孩提前一个小时就能去学校了,不仅方便了我们拔笋,小孩有老师照顾我们也放心。”黄山区新华乡赐田村村民陈国建介绍。
自4月以来,黄山区新华乡笋季早托服务正式启动,这也是黄山区2025年度30+1项民生实事内容之一。为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黄山区聚焦民众“急难愁盼”,全面上新民生实事,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据悉,黄山区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提质量”民生实事目标要求,细化形成了2025年度30+1项民生实事共10大类52项具体任务,明确住建、教育、卫健等18个牵头单位。今年一季度,该区民生实事主要监测指标综合进度38.25%,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新建和改建公办幼儿园等9项指标已完成年度任务。
黄山区持续广泛宣传民生实事相关政策,累计开展民生实事宣传112场次,解答民众政策咨询2万余名,印发各类宣传单页7万余份,推送宣传短信20万余条。
“我们今年聚焦一老一少、公共设施等重点群体、重点领域,还新调整纳入了建设农村幸福院、扩容住宅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等8项实事内容,确保年度实事清单更加具体、合理。”黄山区发改委民生办负责人杜凯潇表示。
除此之外,黄山区还坚持以老百姓口碑衡量业绩为出发点,深入谋划并实施甘棠镇玉河村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危旧房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区自来水管网延伸等年度10件“看得见”的民生实事项目。其中,G530阳湖里至庄里段改建工程,即迎客松大道预计5月底实现通车运营,新政务服务中心预计6月底前正式启用。
下一步,黄山区还将采取“听得见、看得着、面对面”为切入口,开展民生实事宣传月活动,同时主动加强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监管和调度,确保各项实事有序推进,让民众获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