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抓手。近年来,颍上县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各部门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纾解企业在发展经营中遇到的痛点、难点和堵点,绘就一幅营商环境优化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共生图景。

走进颍上经开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组装智能化喷涂生产线。
2024年,作为颍上县重点引进项目之一的国威通集团携13亿元投资资金从深圳落户颍上。然而,企业却在厂房建设周期与订单交付时限的赛跑中陷入困境。他们手握生产订单,因受制于新厂房建设进度,投产计划面临延期风险。
国威通集团颍上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负责人宋道义说:“目前,我们已经接到部分订单,项目建设比较着急。”
颍上经开区企业服务专员在走访中获悉企业需求,迅速启动“拎包入驻”解决方案。项目建设的困局能够迅速解决,得益于颍上县“闲置企业盘活”机制。
“通过盘活‘僵尸企业’闲置厂房,根据企业入驻需求重新规划设计及装修,能够快速解决企业项目建设难题。”颍上经开区规划建设局行政审批中心主要负责人说。
通过对园区内160亩闲置工业用地进行资产重组,完成厂房改造升级及基础设施配套,不仅缩短厂房建设周期,还节约上千万装修成本。企业设备进场时间较原计划提前半年以上。
“经开区提供前期建设和装修,节省大量资金、缩短投产周期。预计6月投产,年产值可达3亿元左右。”宋道义说。

为打造“全生命周期”企业服务体系,颍上县成立项目服务专班,构建“网格化+专员制”管理模式,为重点项目配备专属团队。通过“一企一策”精准服务,专班每周两次现场办公,实时解决企业涉及的用地、用工、能源供应及政策兑现等46项高频问题。
“每个企业都有固定包保人员,每周定期上门服务不少于两次,发现用水、用电、用气、税收等问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落实营商环境政策,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颍上经开区规划建设局行政审批中心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近年来,颍上县以“亩均效益”为导向,通过“腾笼换鸟”精准施策,对企业闲置土地实施项目嫁接,推动低效企业转型退出,累计盘活土地超千亩。随着基础设施与配套服务持续完善,园区资源“含金量”显著提升,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作者:潘海龙)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