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21日电 (王玲 何颖飞)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推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细落实,黟县碧阳镇着力构建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通过网格化管理、常态化培训、层级化督导等创新举措,切实筑牢“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防线。
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实现责任全覆盖。强化责任分工体系,以“监管效能化、服务精细化、共治常态化”为总体思路,将食品安全深度融入基层治理网格。建立“双长负责制”,由网格长统筹协调,管理员具体落实。明确市场巡查、协同执法、信息报送、科普宣传四大职责。科学划分监管网格,按照行政区域与功能属性相结合原则,将全镇划分为45个监管网格,建立“网格长+管理员”双负责制,每个网格配备“1+2+N”工作团队(1名专职网格员+2名协管员+若干志愿者)。细化工作运行机制,建立权责清单制度,明确网格巡查频次及宣传考核指标。运用网格化管理APP,实现检查数据实时上传、任务智能派发、整改闭环管理。构建协同共治格局,通过建立“网格吹哨、部门报到”联动机制,形成市场监管所、派出所、卫健办等部门每周会商制度,同步推行“食品安全示范户”评选授牌,激发商户自治积极性。
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提升主体管理能力。强化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分层分类提升食品安全相关群体专业素养。针对基层监管队伍(镇村干部、村居协管员及食品安全“四员”)和行业从业主体(餐饮服务单位、农村流动厨师)实施差异化培训方案。通过定期例会、专题培训、现场教学等多种形式,系统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核心法规,重点解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技术标准,同步开展典型案例分析与应急处置演练。累计开展专题培训12场次,参训人员达800余人次。
完善层级化督导机制,确保责任传导到位。健全责任体系,压实督导职责。立足辖区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分布特点,系统构建“分级分类、层级对应”监管机制。按照A、B、C、D四级管理标准,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镇村两级包保责任体系,通过一户一档建立包保主体动态管理台账,逐级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强化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依托国家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平台,建立“线上+线下”双轨督导机制。通过平台实时上传督导记录、整改反馈、巡查轨迹等数据,形成可追溯的电子监管档案。目前已完成全镇835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据归集,实现督导覆盖率、数据完整率、问题整改率三个100%。通过建立包保干部履职清单、企业主体责任清单、监管部门任务清单“三张清单”,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地见效,形成“排查-整改-反馈-提升”的食品安全责任闭环管理机制。
下一步,碧阳镇将持续深化“三清单一承诺”制度落实,加快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建设,积极探索食品安全信用监管模式,切实筑牢民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