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民生

黟县宏村镇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2025年04月15日 17:25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5日电 (吴舒晴 宋诚钊)自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黟县宏村镇积极探索“党建+信用”新模式,以政策宣导凝聚共识、积分场景释放红利、治理创新激发活力,引导居民由“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通过“德”兑“分”,不断激发居民参与村庄治理的积极性,推动信用体系建设成为撬动基层善治、赋能乡村振兴的红色杠杆。

  以“党建+信用”为抓手,组织13个村的党员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多方力量,采用分区包片的方式深入村组、商超、酒店民宿等重点场所开展面对面宣传,通过发放信用礼遇政策宣传页和燃气、水费、公交等优惠券,向村民重点介绍“信用有礼”积分制细则等规则。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材料1000余份,提升了广大农户对信用村建设的知晓率和参与热情,营造了“知信、守信、用信”的浓厚氛围。

  依托“信用有礼”超市,村民们通过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移风易俗、志愿服务等活动获得相应的信用积分,并凭积分到“信用有礼”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例如抽纸、洗衣液、雨伞等。通过“以分换物”的激励方式,进一步激发了民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同时注重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积极探索运用“积分+分红”“积分+用工”“积分+赠花”等形式,推动信用积分从“数字”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助推器”。截止目前已有10个村开展了积分集中兑换活动,累计兑换积分19335分。

  宏村镇以创新思维赋能传统文化守护,创新性地将环境保护、古建修缮、非遗传承纳入积分制赋分体系,通过量化行为规范,激发村民主动参与非遗保护,例如雉山村将“雉山凤舞”非遗传承纳入“信用有礼”积分考核,村民参与非遗表演、工艺改良或带徒传承均可获积分奖励。同时针对多产权古民居维修难题,探索产权流转保护模式,通过积分激励吸引文化爱好者或社会资本参与古民居修缮,同时要求新业主遵守积分管理规则,形成保护与利用的良性循环。(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