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小竹笋变“金疙瘩” 土特产撑起振兴产业
2025年04月14日 15:00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4日电 (吴宝泰)近日,在休宁县白际乡结竹营村新建的400平米笋干加工厂内,十几名村民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剥笋、切笋、烘笋、装笋。

  2024年6月底,休宁县白际乡结竹营村第九批驻村工作队到村后,经实地调研,和村两委干部商量后,决定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发展竹笋产业。结竹营村因村周遍布竹海而得名,村里现有竹园2000多亩,周边的狮石乡有5000亩。这里的笋干不仅产量大而且质量优,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白际四宝”之一。但当地笋干加工都采用家庭作坊式,不仅规模小,而且品质也不能保证。发展竹笋产业的当务之急是要找到一个创业能人来建设经营一个笋干加工厂。

  工作队了解到返乡人才程先生有打造笋干加工厂的想法,经过几次沟通后,随即支持他启动了笋干加工厂项目。首先要解决用地问题,工作队经过与乡国土部门对接帮助他申请了400平米的设施农用地用于建设厂房;其次是资金问题,工作队又积极与休宁农商行白际分理处对接,协助他申请了党建引领信用户贷款,以低利率获得一笔10万元的创业贷款;同时工作队还带他到齐云山等地考察,了解厂房建设和企业经营等问题。

  经过4个月的筹备,笋干加工厂于今年2月底开工建设,并在4月初完工,正式收笋加工。据笋干加工厂负责人介绍,今年笋季收购期大概40天,目前两台烘干机24小时不停运转,预计可加工鲜笋十余万斤,产值30多万元。

  “目前我们村笋干加工厂的规模是周边乡镇最大的,不仅是经营主体创收,还带动周边农户户均挖笋增收约三千元,带动农户务工增收5万元左右,是一个典型的联农带农项目。”白际乡结竹营村驻村第一书记说道。

  下一步,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做好服务工作,支持加工厂扩大规模的同时,引导其注册品牌,提升笋干品质和附加值,并通过直播等方式加强宣传,对接商超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支持它发展壮大。因地制宜发展竹笋产业,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带动全村农户致富。(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