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1日电 (曹海滨)2024年,萧县上榜县域发展潜力百强、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成功举办中国·萧县工业腐蚀产业链展示会暨腐蚀控制工程大会。
转型培育、提质增效,产业发展的“指标题”越答越好
一产成效显著。完成2024年高标准农田6万亩建设任务,田间道路通达度100%,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92.4%。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7个,4家合作社上榜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
二产跨越提升。全面完成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获批高新技术企业1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39家。编制实施新材料、机械制造产业规划,举办精密化零部件产业发展大会、功能性新材料专场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两大产业集群产值达108亿元。县经济开发区获安徽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园区认定。
三产活力迸发。现代物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印发实施,物流智慧园正式启动,中农联农批市场竣工投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加力推进。获评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蔡洼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葡堤原乡获批全省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攻坚项目、精准招引,动能集聚的“磁力场”越来越强
“双招双引”强力实施。全县新签约引进项目75个、总投资305.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59个、5亿元以上11个、10亿元以上6个,总投资90亿元的苏泰控股新材料装备智造、总投资55亿元的湘潭宏光年产10万吨高端储能负极材料等项目成功落户。
营商环境顶格创优。常态化运行社保征缴、开办运输企业、教育入学等“一件事”服务。实现“互联网+不动产”政银系统直连,推广上线“不动产登记办税+税务区块链”,实现网办事项再扩容,可网办事项达1800余项。推动“政务+金融”合作,在银行智能柜员机上线养老保险明细、社保卡预挂失等38项高频服务事项,办理相关业务近5万件。
借风起势、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改革试点“闯关突围”。3个国家级改革试点、9个省级改革试点成效显著。县经开区获批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农村“三变”改革实现涉农村(社区)全覆盖。“亩均论英雄”改革入选全国优秀实践案例。
区域融合“势如破竹”。徐砀商高速正式开工,徐淮阜高速、淮宿蚌铁路加快建设,萧泉工业园、淮海智能制造产业园竞相发展,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建设有力推进。萧县·长三角城市联合创新空间有序运营,入驻研发中心项目2个。加强与上海长宁区交流合作,县人民医院与上海同仁医院、县中医院与上海光华医院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拱墅-萧县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揭牌成立,全市首个沪苏浙地区职工(劳模)疗休养基地落户皇藏峪。
双城提质、乡村振兴,城乡共建的“基础桩”越夯越实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开发公益岗安置脱贫劳动力9486人。建成和美乡村省级中心村6个,打造精品示范村5个。完成危房改造94户、户厕改造1.06万户。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实现土地规模经营32.3万亩。“四位一体”利益联结机制入选国家巩固衔接考核评估典型经验做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公益性岗位“333”工作法全省交流。
启动实施城市功能提质行动,主城区污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扎实推进,72个城乡建设重点工程有序实施。续建安置房项目5个,建设安置房9626套。改造升级前进路、教育路等路段雨污水管网,疏浚、铺设管道61.2公里。新增、改造绿地14万平方米。新增龙湖路等便民疏导点7个,改造老旧小区、背街小巷482户。
城乡融合协同共建。G311、圣泉大道、欧盘路、永马路、萧管路加快建设。淮北-萧县城际公交开通运营。城乡客运一体化火车站综合枢纽工程主体完工。现代水网建设规划制定实施,皖北地区民众喝上引调水、新庄水库项目扎实推进。建设农村公路安全防护工程135公里。升级新能源公交车219辆。新增停车位6465个。增设充电桩280个,实现公共充电桩乡镇全覆盖。
兴业惠民、优化供给,同治共享的“民心桥”越连越通
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强化。全县城镇新增就业6421人,完成年度任务目标的104%;城镇失业人员通过帮扶实现就业1521名,完成年度任务的168%;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39名,完成年度任务的117%;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社区22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社会治理体制不断健全。扫黑除恶“打早除小”常态化推进,“三源共治”“警格+网格”联动机制持续深化,开展“平安巡”1.5万次。办结《民声呼应》问题线索606件,受理12345热线工单5.49万件、办结率100%。低温冻雨、“三夏”高温干旱、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有效应对。永堌水库成功避险案例获应急管理部表扬,应急管理局获评省防汛救灾先进集体。
社会事业全面升级。县中医院与徐医大二附院、安中医一附院合作共建骨科、急诊外科等四个博士工作站。县人民医院成功获批三级综合医院,与蚌医大一附院续签合作共建协议。投资5.7亿元建设梅山学校、闽泰学校、凤城初中和实验小学东外环校区四所学校。投资834万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4所,建设规模2.5万平方米。投资3805万元安排校舍安全保障项目163个。投资2951万元安排改薄提升项目5个。全县227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5.2万名农村中小学生受益。全县供餐覆盖率100%,食堂供餐率100%。
未来,萧县将接续奋斗,打造“一城三区一基地”,奋力走出一条具有萧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