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10日电在合肥市长江路第三小学兰亭分校,余曼老师15年如一日坚守教育一线,以"活动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综合素质。这位曾获安徽省实验说课一等奖、合肥市德育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的教师,用特色教育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平台。
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余曼创设“故事小剧场”提升表达能力。每月设定“我的家庭”“童话王国”等主题,通过手工制作道具、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怯场心理。创新设计的“小观众点赞卡”制度,让每位学生在获得同伴鼓励中增强自信。经过一学期实践,班级学生课堂发言率大大提升,多名学生主动开始参与校级演讲活动。
在中秋节前夕,余曼将传统文化融入实践活动。通过讲解甲骨文“月”字演变、演示传统月饼制作工艺,带领学生体验非遗文化。学生制作的荧光月饼既保留传统纹样又具创意元素,通过赠送门卫、食堂工作人员等环节深化感恩教育。
面对学生生活技能欠缺问题,余曼设计“巧手系鞋带21天打卡行动”趣味课程并自编系鞋带口诀短视频播,把系鞋带的步骤编成童谣方便学生学习。此外,她还建立乐“互助小导师”制度促进同伴学习。如今,课间常有孩子炫耀自己系出的“闪电结”“爱心结”,甚至主动帮低年级同学整理鞋带。
余曼常说:“教育是静待花开的艺术,但我们需要用心设计‘花期’。”她的活动不是简单的“玩”,而是精心设计的“成长剧本”——通过沉浸式体验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做中悟。(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