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4月9日电 (程婷婷)在黟县宏潭乡的青山绿水间,一座座古朴雅致的亭子静静伫立。它们不仅是村民遮风避雨的“暖心驿站”,更是美丽乡村画卷里的点睛之笔。
竹溪村的六角亭,为劳作而归的村民提供了歇脚之处。夏日可在此纳凉,冬日能在此避雨,这里已然成为邻里间闲话家常的温馨角落。
宏潭村沿漳溪河而建的古亭,倒影如画,春天与油菜花、秋天与稻穗等自然景观相互映衬,成了游客拍照打卡的生态地标。这座亭子保留了原有石基、木构等传统元素,还搭配了光伏灯带、垃圾分类箱等现代设施,实现了“颜值”与“功能”的双重升级。亭子边上的专栏展示着农事信息,使其变身为“乡村信息港”。
此外,宏潭乡建立了“1+N”联动机制,由1名村干部负责亭子的日常管理,多个部门共同参与。比如,乡司法所和综治中心不定期在亭子里开展民事纠纷调解,开设“法律茶座”,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知识,普法宣传覆盖了60%以上的村民,在轻松的唠嗑氛围中化解矛盾;村委会组织村民在亭内召开户主会,共同商议村规民约、环境整治等民生事务;召集乡贤能人在亭子里为村民讲解农产品促销等内容。
乡党委书记吴祺表示:“目前,我们乡大概有10座亭子。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拓展各类亭子的功能,创新开发写生亭、茶歇亭,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带动土特产销售,让这些亭子在实用的基础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