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颍上经开区的颍上县盛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36台焊接机器人正有序作业。从放样、号料到成型,各工序无缝衔接,机器人焊接精度控制在毫米级,与工人协同完成复杂构件加工。
这条2022年5月投用的智能化生产线,采用六轴联动技术实现360度全角度焊接。面对异形构件和复杂曲面,机器人可自主生成焊接路径,确保焊缝零瑕疵。班组长刘少华介绍:“智能系统根据3D模型自动规划轨迹,每米焊接仅需2分30秒,单人工可操控4台设备,效率较传统方式提升3倍以上。”
技术升级带来产能飞跃。当前月均焊接量达5万米,钢材焊接误差≤0.5毫米。企业搭建“云—边—端”协同平台,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电流、电压等32项工艺参数,实现焊接全流程数字化监控。
公司生产负责人蔡士鹏演示智能管理系统:“从物料消耗到工序进度均可实时追踪。焊缝等级等三维模型数据可直接生成控制代码,省去人工编程环节。”每件钢构件配有专属二维码,扫码可追溯原材料批次、焊接参数等全生命周期数据,获客户高度认可。
智能化转型实现人机协同共赢。老焊工反馈:“现在通过数据就能诊断焊接缺陷,经验与科技结合效率更高。”目前该车间通过人机协作模式,推动企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为建筑业升级提供样板。(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