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宣城旌德:林下掘“金”富乡邻 茯苓产业促振兴
2025年03月25日 14:12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3月25日电 (朱林林)春光明媚,旌德县庙首镇新水村的竹园合作社里一派繁忙景象。村民们正娴熟地采挖着地里的“宝贝”——茯苓,随着锄头起落,一个个棕褐色的“土疙瘩”破土而出,不一会儿就堆成了小山。这些看似普通的“土疙瘩”,实则是带动村民增收的“金元宝”。

  “茯苓可是中药材里的‘黄金’!”基地负责人文小玉捧起一个重达15斤的大茯苓介绍,“去年我们流转了80多亩林地发展林下种植,今年迎来大丰收,单个最重的有15斤,平均亩产达3000多斤。”据了解,新鲜茯苓市场价约5元/斤,通过“零售+订单”双渠道销售,产品供不应求。

  新水村党总支书记胡云成算了一笔账:“发展茯苓种植,既盘活了闲置林地,又带动了村民就业。仅季节性用工就解决了10多位村民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家门口’增收。”68岁的村民徐四七边挖茯苓边笑着说:“年纪大了外出打工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一天能挣100多块钱,还能照顾家里,真是两全其美。”

  庙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镇立足生态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茯苓种植只是该镇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下一步,该镇将持续做好“林”文章,延伸产业链条,让更多民众在绿色发展中获得实惠,真正实现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双赢。

  据悉,旌德县近年来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培育壮大林下经济,茯苓、黄精等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庙首镇的成功实践,为山区乡镇产业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