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全国人大代表刘惠贞:以“泥土味”宣讲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
2025年03月17日 20:23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3月17日电 (郭一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咱们忠陈村的麻油坊就是最好的实践!”3月13日,全国人大代表、埇桥区忠陈村党总支书记刘惠贞手中举着一瓶村里自产的芝麻油,在村会议室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2025年全国两会闭幕后,刘惠贞带着“热气腾腾”的政策返回家乡,走遍周边乡镇、行政村,用“田埂话”解读政策,以“小产业”诠释大战略。

  “乡亲们一听‘种芝麻能榨油、手工馒头能致富’,眼睛立马亮了!”刘惠贞深谙基层沟通之道。在农户家的板凳上、村头老槐树下,她将“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转化为“一亩芝麻多挣1000块”,把“发展特色农业”拆解成“麻油坊升级生产线,明年就能给大伙分红”。这种带着“泥土味”的宣讲,让村民直呼“听得懂、用得上”。

  芝麻种植户陈桂景说:“刘书记拿着政府工作报告,指着‘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那一段说,我家的10亩芝麻就是产业链的‘头’,加工成香油就是‘尾’,她这么一讲,我立马琢磨着和合作社签深加工订单,这比光卖原料赚得多。”

  翻开刘惠贞的两会参会笔记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中藏着她的思考。“扩建麻油坊”“申报绿色食品认证”这些思路源于她在两会期间与河南、山东代表的交流。“山东代表分享的‘小作坊变食品厂’经验让我茅塞顿开。”她连夜整理出6条产业链延伸方案,回村后立即组织论证。

  谈及村庄变化,她说:“2018年全村集体经济还不到5万,去年就突破了110万,30多名留守乡亲在家门口就业。作为人大代表,我最大的责任就是把两会的好政策、好点子‘翻译’成乡亲们听得懂、用得上的法子。接下来,我们要让忠陈麻油贴上绿色食品标,让土地里长出的‘土疙瘩’变成市场的‘香饽饽’。”

  忠陈村党总支委员王会昌表示:“作为基层工作者,我听了两会报告后深受鼓舞,同时也深感责任重大。两会提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为我们基层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有信心带领全体村民在共同富裕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今年是刘惠贞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三年。她准备了6条建议,涉及网络游戏、农村医保、“家长学校”等多个方面。

  今年两会,刘惠贞的核心提案是普及“家长学校”。她提出,农村家庭中父母外出务工、隔代教育普遍,家校沟通存在信任壁垒。2022年,忠陈村试点“暑期公益培训班”,要求家长参与心理专家主导的家长会,通过案例分析、亲子实践等形式传授教育方法,家校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

  刘惠贞提出构建“政府引导、学校搭台、社会参与”的家长教育体系,让每个家长成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教育议题外,刘惠贞还关注法治对乡村发展的支撑。在审议最高检工作报告时,她与安徽团代表丁德芬、张志菊共同肯定检察公益诉讼在服务“三农”中的成效,例如推动耕地保护、农村环境治理等。

  刘惠贞表示:“我将继续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头作用,把参会期间所见、所闻、所感分享给乡亲们,推动全国两会精神更好落实到村。”(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