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3月17日电 (张梦杰)在旌德县旌阳镇的春林胡开文古艺墨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古朴的厂房内,工人们正专注地忙碌着,捶打、揉制、入模、描金……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们的智慧与心血。
安徽省旌德县春林胡开文古艺墨厂创办于1992年,创办人汪春林15岁开始随父学艺,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古法制墨。从业四十余年,汪春林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制墨经验,还荣获多项荣誉,是古法油烟墨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汪春林的女儿汪思露从小在墨香中长大。高中毕业后,她利用节假日跟随父亲系统学习徽墨和古艺印泥制作技艺。2015年大学毕业后,汪思露正式进入春林胡开文古艺墨厂工作,专职从事徽墨和印泥的制作与研究,至今已有十年。
“目前,我们的产品包括高端古法油烟墨、各类松烟墨、朱砂墨等二百余个品种。我们还根据市场需求和本地特色,不断设计新产品,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以及日韩地区。”汪思露介绍,“比如这款绿水青山墨就是我们根据旌德特色设计出来的产品。”
作为年轻一代的传承人,汪思露深知,非遗技艺要在创新中传承。她以墨厂为依托,成立了旌德古艺印泥制作技艺研学基地。基地成立以来,汪思露积极开展讲座和实践活动,接待了上万名省内外师生前来参观和体验,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徽墨和古艺印泥的魅力。汪思露还积极参加各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参与各类工艺美术、非遗类的保护会议,致力于徽墨和古艺印泥技艺的推广宣传。
未来,汪思露表示将继续做好技艺研究,同时以研学基地为平台,开展更多非遗技艺的推广活动,让徽墨的墨香飘得更远。(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