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皖间观察

我在安徽,找到了几段爱情
2025年02月14日 14:29 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梁祝传说是我国古代流传最广、影响深远、知名度最高的民间传说,她因“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享誉世界。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世俗的偏见和封建的束缚。

  相传,这段传唱海外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如今的安徽舒城。著名作家张恨水在其长篇小说《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后记中写道,他小的时候听说邻县舒城流传着梁祝的故事。中国民协副主席、著名民俗学专家白庚胜说:“安徽舒城也是梁祝文化的原发地。”

图为摄影师正在为一对新人拍摄甜蜜瞬间。 中新社记者韩苏原 摄
图为摄影师正在为一对新人拍摄甜蜜瞬间。 中新社记者韩苏原 摄

  事实上,安徽不只见证了梁祝,更有《孔雀东南飞》的不渝坚守。这片古老而艺术气息浓郁的土地上,家喻户晓的爱情故事犹如璀璨星辰,镶嵌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封建礼教的有力冲击与反抗,更是对至死不渝爱情的深情坚守与颂扬,它们跨越时代的界限,成为永恒浪漫的象征。

  随历史更迭,这些爱情故事,通过戏剧、诗歌等艺术形式的广泛传唱,深深融入了安徽的文化血脉。如今,它们正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支撑,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为一对新人领证的甜蜜瞬间。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图为一对新人领证的甜蜜瞬间。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今日,让我们随着情人节的良辰美景,共品这些安徽的爱情故事。

  01 从故事到戏剧,艺术之源远流长

  安徽的爱情故事,早已从民间传说升华为艺术经典。

  在潜山,董永与七仙女的“天仙配”传说感动了无数人。董永因家贫卖身葬父,其孝行感动了天上的七仙女。七仙女下凡与他结为夫妻,二人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然而,这段人神之恋最终因天规的阻挠而分离。

黄梅戏《天仙配》 (来源:网络)
黄梅戏《天仙配》 (来源:网络)

  七仙女被迫返回天庭,临别时留下“来年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的誓言。董永在槐荫树下苦苦等待,却再也未能见到妻子。这一故事通过黄梅戏《天仙配》的演绎,成为安徽戏曲艺术的代表作之一。剧中“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的唱段,至今仍广为传唱。

  在灵璧,项羽与虞姬的“霸王别姬”故事则以悲壮的爱情震撼人心。项羽在垓下之战中陷入绝境,虞姬为不拖累他,在帐中舞剑后拔剑自刎,留下“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的绝唱。项羽悲痛欲绝,最终在乌江自刎,与虞姬生死相随。

  千百年来,这段爱情故事不仅被搬上戏剧舞台,更成为电影、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京剧《霸王别姬》中虞姬的剑舞,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巅峰之作。

黄梅戏《女驸马》 (来源: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女驸马》 (来源:安徽省黄梅戏剧院)

  黄梅戏《女驸马》则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讲述了冯素贞为救爱人李兆廷,女扮男装考取状元的故事。

  冯素贞的父亲因李兆廷家道中落而悔婚,她毅然决定以才华证明自己。她考中状元后,不仅救出了被诬陷的李兆廷,还巧妙地化解了宫廷的阴谋。

  在这出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敢与智慧的女性——冯素贞,她不仅打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更展现了女性追求爱情与自由的坚定信念。剧中“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的唱段,成为黄梅戏的经典之作。

  02 从坚守到相望,此心不渝的爱情表达

  安徽的爱情故事,不仅是对浪漫的诠释,更是对坚守与抗争的礼赞。

  舒城作为全国“梁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众多的与“梁祝”故事相对应的遗址遗迹。梁祝故事在舒城大鼓书、胡琴书、庐剧演唱等曲目繁多,如“上梨山”“英台担水”“十八里相送”“山伯归天”“祭坟化蝶”等等。

舒城梁祝街 (来源:舒城资讯)
舒城梁祝街 (来源:舒城资讯)

  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与梁山伯同窗三年,二人情深意重。分别时,祝英台在相送十八里的路途中多次暗示自己的女儿身,但梁山伯未能领悟。待梁山伯得知真相后,祝英台已被许配他人。梁山伯忧郁而亡,祝英台在婚礼途中跳入梁山伯的墓中,二人化作蝴蝶,双双飞走。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怀宁的刘兰芝与焦仲卿也是令诸多年轻人惋惜的一对,他们的爱情故事通过《孔雀东南飞》流传千古。

孔雀东南飞景区 (来源:安徽文旅)
孔雀东南飞景区 (来源:安徽文旅)

  刘兰芝面对婆婆的刁难和兄长的逼迫,始终坚守着对焦仲卿的爱情。她留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誓言,最终以生命践行了对爱情的承诺。

  她的坚贞不屈和超越时代的爱情观,使得《孔雀东南飞》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诗中“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刘兰芝的美貌与才情,更让人对她的悲惨遭遇感到深切的同情与惋惜。

孔雀坟 (来源:怀宁县博物馆)
孔雀坟 (来源:怀宁县博物馆)

  在宿州符离,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故事通过诗歌流传千古。白居易对湘灵的深情思念与坚守,跨越了门第之见和时间的考验。

宿州白居易东林草堂 (来源:宿州文旅)
宿州白居易东林草堂 (来源:宿州文旅)

  他的诗句“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字字句句都饱含着对湘灵的深情厚意。这种对爱情的执着与坚守,使得他们的爱情故事成为千古佳话。

  这些爱情之所以值得传唱,是因为它们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最纯粹的情感。这些戏剧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以艺术的形式,将这些爱情故事永远地定格在了人们的心中。

  时至今日,爱情喜剧和传说之所以还动人心弦,让人向往,是因为它们不仅传递了爱情的力量和美好,更激发了人们对自由、平等和真爱的向往。

  03 从经典到落地,文旅产业的IP抓手

  安徽的爱情故事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文旅产业的重要资源。

舒城东方蝶恋馆 (来源:六安文旅)
舒城东方蝶恋馆 (来源:六安文旅)

  如今,梁祝故事不仅在舒城民间口碑流传,民间故事、舒城大鼓书、舒城胡琴书、庐剧演唱等曲目也品类繁多。这些戏曲、故事由原发地舒城逐渐扩散流传到巢湖周边和江淮两岸地区,并且成为爱情发源地的重要文化例证。

  基于舒城对梁祝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开发,使得梁家庄、梁山伯桥、英台故居等遗址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

  梁家庄位于舒城县南港镇向山村,传说中梁山伯曾居住于此。梁祝墓则位于206国道旁,墓旁的小河上曾有一座草桥,名为梁山伯桥,是“十八里相送”的发生地。

  南港镇围绕梁祝传说,升级改造了梁祝街。梁祝街按照晋代风格设计,突出体现了梁祝故里、千年古镇的文化意蕴和特质。

梁祝文化主题广场 (来源:舒城资讯)
梁祝文化主题广场 (来源:舒城资讯)

  当地还兴建了梁祝文化主题广场,广场中央竖立了大型红色的雕塑,雕塑上面还镶嵌了数十只翩翩起舞的金色蝴蝶,雕塑下面三名少女仿佛正在演奏优美经典的爱情乐章《化蝶》,让人不禁又想起了精彩的梁祝故事。

  未来,舒城还可以通过举办梁祝文化节,开发梁祝文创等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进一步发扬这独特的文旅IP。

  在宿州,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故事则成为符离古镇文旅开发的主题之一。符离古镇通过诗歌朗诵会、戏剧演出、文化展览等形式,将这段千年爱情故事赋予新的生命力。如今,白居易纪念馆、乐天园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前来探访。

  刘邦与吕雉的“心有灵犀一点通”佳话,以及朱元璋与马秀英的“神仙爱情”,成为萧县皇藏峪景区的重要文化符号。传说中,刘邦与吕雉在微末时相识相知,吕雉以其智慧与坚韧辅佐刘邦成就帝业。

皇藏峪 (来源:萧县融媒)
皇藏峪 (来源:萧县融媒)

  此外,朱元璋与马秀英的爱情也始于皇藏峪,马秀英到皇藏峪烧香时与朱元璋一见钟情并结为夫妻。她的贤良淑德成为朱元璋一生的精神支柱。这些故事通过景区打造、戏剧演出、文创产品等形式,吸引了大量游客,成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媒介。

  走进灵璧,虞姬的故事经传说和演义,2000多年来绵延不绝。虞姬死后的墓地,即位于垓下古战场遗址范围内、现灵璧县城以东15里的虞姬乡虞姬村。

虞姬文化园 (来源:灵璧发布)
虞姬文化园 (来源:灵璧发布)

  近年来,虞姬文化园作为灵璧乃至宿州地区的文化新名片,凭借其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文化爱好者的目光。该文化园以虞姬的英勇事迹和与项羽的凄美爱情故事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展示这段历史佳话,不仅提升了地区文化形象,也促进了文化交流,成为当地文旅产业的一大亮点。

  看戏曲、听戏曲,感受的是别人的人生,投射的却是自己对真爱的追寻和渴望。古今中外,人们热衷于以各种形态,去留住梁祝传说里那份纯真、热烈又能超越生死的爱,来抚平现实的遗憾和痛楚。

  眼下,这些经典的爱情故事不仅在戏剧的世界里,在文旅的产业里感动着世人,更在作为国际传播的最好素材,在文化相亲的东亚、东南亚广泛传播,甚至还影响到了欧美,为文化安徽的形象增彩。

黄梅戏《天仙配》 (来源:合肥大剧院)
黄梅戏《天仙配》 (来源:合肥大剧院)

  普世的内核,寄托对朴素爱情的向往。爱情,是全人类共同、共通的情感,能够跨越时间、地域、语言的限制。这些经典的故事表达了爱情至真至纯的内涵:爱能克服一切,永不磨灭。这一情感内核兼具普世性和永恒性,历经千年而不衰,跨越国界而不俗。

  安徽的爱情故事,如同一幅幅绚丽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人类对爱情的永恒追求与坚守。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更是对人性光辉的颂扬。

  如今,这些经典爱情故事通过文旅产业的创新开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它们不仅是安徽文化的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安徽文旅应继续以这些爱情故事为依托,打造独具特色的文旅品牌,让更多人感受到这片土地上的浪漫与传奇,让这些经典的爱情故事永远传唱下去。

  (作者:张雨生)

责任编辑:储玮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