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7日电 (余大国 李毛杰 徐鑫鑫)2月5日晚,桐城六尺巷景区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活动——王圩老龙灯在这里舞动,为游客们带来了惊艳的视觉享受。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六尺巷景区内张灯结彩,流光溢彩的花灯将这条古老的巷道装扮得如梦似幻。
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条长约20米的龙灯在景区舞动起来。龙头昂首向前,龙头龙尾对舞,形态栩栩如生。舞龙者身着传统服饰,动作矫健、配合默契,时而盘旋、时而腾飞,将龙的灵动与威武展现得淋漓尽致。龙灯所到之处,观众们欢呼雀跃,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精彩瞬间。
王圩灯会作为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它属于放索灯,舞动时龙身相对静止,头尾对舞,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美感。此次在六尺巷的表演,不仅让游客们领略到了这一传统民俗的魅力,更将非遗与六尺巷所蕴含的“礼让”精神相结合,传递出和谐、包容的文化理念。
游客汪建中欣喜地说:“今天既看到了传统灯会,又欣赏了喜庆热闹的舞龙灯表演,同时学习了六尺巷谦和、礼让的传统文化,收获满满,非常开心。”
六尺巷因清代康熙年间大学士张英“让他三尺又何妨”的故事而得名,象征着中华民族和睦谦让的美德。
桐城王圩灯会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2010年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老龙灯打卡六尺巷,不仅丰富了当地民众的文化生活,也为非遗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游客钱晨表示:“作为当代新青年,我们要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传承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知道六尺巷的故事和文化内涵。”(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