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5日电 (张祖北)“你看,这厂区围墙已经建成、龙门架已高高立起,就等春节假期过去,四家最近拿下用地的入驻企业就可以甩开膀子正式开干啦!”2月4日,走进萧县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县开发区相关负责人盛主任热情地介绍:“我们将持续为入驻企业做好相关服务工作,确保其早日建成投产。”
去年来,萧县不断完善基础配套,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园区产业承载力,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园区共入驻企业428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26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战略性新兴企业39家。
不断完善基础配套。科学编制《萧县开发区国土空间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及其它专项规划,大力推进配套建设项目,补齐发展短板,提升配套水平,顺利完成开发区轻化工业园、核心区路网、4座污水处理厂和3座自来水厂2家热电厂、2家天然气公司、标准化厂房60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企业生产生活用水及污水处理问题。同时坚持产城融合、产研一体,有序推进表面处理中心、智慧园区平台和产城商业综合体等建设,逐步完善产业生态体系。
大力强化要素保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紧密结合功能定位,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强化部门协调合作,积极为企业提供金融、税收、土地、用能、技术、数据、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同时在提升创新力上突破求变,不断提高企业创新策源力、成果转化率、产创融合度;在提升供给力上突破求变,努力实现县域“资源开发—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在提升集聚力上突破求变,加快打造现代园区网络,确保项目顺利推进,早日投产。2024年,萧县开发区共签约项目51个,总投资27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4个、10亿元以上项目6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组织开展“局长走流程”活动,设立为企服务专窗、“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增设经济开发区窗口,促进萧县不动产长三角虚拟专窗建立和运行,先后与10省19个县(市、区)成功签订“跨省通办”协议;大力推动“政务+金融”在全县38个农商行网点实施安徽省一体化智能自助系统与农商行自助终端对接,2024年以来办理相关事项超5万件。聚焦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严格执行“谁执法谁普法”制度,推出“综合查一次”等改革举措,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等专项活动。聚焦引培结合的发展环境。围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登记注册、发展壮大等方面持续创优工作举措,助力企业引进培育、科技创新、保护专利,确保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自身利益不受损害。同时根据产业定位,实行全员包保、全程代办服务,建立“企业吹哨、服务周到”的工作机制,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2024年,共帮助企业招聘员工1500多人、协调银行贷款2.2亿元,解决企业实际困难240多件。
全面激发园区活力。持续深化改革,积极以标准地改革试点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和标准地出让,促进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提升区域评估工作水平和成效。持续强化科技赋能,积极以新大陆院士工作站、华龙耐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龙头,对接中国矿大、中国科大、合工大等高校,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激发县域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持续创新管理机制,探索实行“管委会+公司”管理体制,按照政府推动、企业运营、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开发模式,逐步将建设、招商、运营、管理和园区服务委托给市场主体承担。持续开展园区整治,全面排查低效用地和僵尸企业,成功处置僵尸企业16家、盘活闲置土地3500亩,新招企业22家,使园区在“腾笼换鸟”工作中取得新突破,展现新活力。(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