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要闻

安徽省人大代表汪育红:数字化提升,让生态守护者更“聪明”
2025年01月22日 15:04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月22日电 (记者 张强)“通过数字化赋能新安江生态文明建设,可以带动当地文旅、康养等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从而实现全域数字化转型。”今年安徽两会期间,安徽省人大代表、歙县育鸿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汪育红建议从资金保障、数据支撑、基本公共服务跨省共享等方面积极推进新安江生态环保示范区数字化提升。

  2012年起,安徽与浙江两省在新安江流域实施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自试点实施以来,新安江流域水质稳定向好,跨省界断面水质连续12年优于补偿考核标准,形成了“新安江模式”。同时,歙县积极谋划新安江生态环保示范区数字化提升项目。

  如何促进新安江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持续增强,打造“两山”理论样板区?汪育红提出三点建议。

  加强资金保障。在专项债、长期国债等资金安排上予以一定倾斜,加速推动相关项目落地实施,打造全域数字化转型新样板,加快构建新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强化数据支撑。构建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机制,拓宽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畅通不同层级治理数据高效汇聚和共享应用的通道,打破数据壁垒,助力歙县打造覆盖范围广、数据类型全的新安江生态环境治理数据中心。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跨省共享。推进医疗养老服务设施、服务标准和照护需求标准等方面跨省互认互通,在养老服务补贴跨省结算、医保异地结算、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方面实现“同城待遇”,为新安江流域的智慧文旅、智慧康养等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