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皖间观察

在岔口“村”游,感受“美拉德色系”里的氛围感
2024年12月03日 10:04 中新皖事微信公众号

  漫步在乡间小路,感受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走进山间民居,品味韵味悠长的古老文化;住在高岭民宿,远眺云雾缭绕下的红枫乌桕……

  入秋以后,当随着温度降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岔口镇乡村的美景渐入佳境。大洲源的层林尽染间,美拉德色系油然而生,引来了无数向往美景的摄影爱好者与游客。

  有人说,在岔口镇,与世隔绝的山岭之上,治愈系美景、源远流长的文化、以及松弛宁静的生活将氛围感拉满。

  近年来,大众消费逐渐呈现出更加在意自我、关注内心世界的特征,氛围感、情绪价值对消费体验而言尤为重要。从露营徒步到围炉冰茶,从在自然中探寻内心到享受舒适居家环境……追求氛围感,成为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

  时下,初冬斑斓,木叶琳琅,岔口镇有着怎么样的氛围?不妨一起去山中探个究竟。

  01 旅拍的氛围感 斑斓风景出片胜地

  山川日月、星辰大海,总藏着无限风景。对于向往旅拍的全年龄段游客而言,大洲源的初秋到初冬,蔓延着独特而温暖的氛围感。山水树木在秋的画笔下开启了“美拉德”色彩,有着触达人心的美丽。

  大洲源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村落,而是新安江安徽段的一个区域,由歙县岔口镇周家村村流出的河流汇聚而成,名为“大洲源”。这里散布着诸多古村落,高山之巅、水畔之间,皆有村落的踪迹。

  从秋入冬,红枫乌桕渐次斑斓,大洲源的景色在从歙县美丽的群山之中脱颖而出。

  最先发现大洲源美的是一群“不安分”的摄影爱好者。他们漫山遍野寻找心目中的胜地,因金前村、周家村村、岔口村、祝同坦村等村落的一帧帧美景而暂停了脚步。

  自从2015年被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授予摄影创作基地后,大洲源更是名声大噪。摄影爱好者们纷纷踏足这片土地,用镜头捕捉下大洲源的美丽瞬间。无论是文昌古道的山水画卷,还是岔口村的村落风情,都让人流连忘返。

  “11月前后,我们每个周末都会安排一场乡村徒步赏秋活动,最有旅拍氛围感的便是岔口的大洲源。”徒步与摄影爱好者江健表示说,“有时候跟家人一起,有时候是约朋友,趁着温度适宜,景色也不错,摄影旅拍,郊外徒步一举两得。”

  有人说,云海之上,梦在飞翔。向高峰攀登,自有别样风景在等你。大洲源高山上的村落昼夜温差大,气候多变,恰好为云海的孕育提供了绝妙“舞台”,也为人们上山看风景提供了好去处。

  比如可居高远眺的金前村。晨曦初破,金前村在一片朦胧雾霭之中醒来,云雾缭绕间,仿佛白纱轻拂山头,平添了一股静谧与神秘。徐来的清风,携带着树木的馥郁与空气的纯净,令人心旷神怡。

  随着鱼肚白渐渐晕染开来,晨光逐渐主宰天际,云朵在山峦之间聚集,上方是碧空如洗,下方则是一片白茫茫的云海。

  站在金前村之巅,向下俯瞰云海,斑斓的林海逐渐显现,构成一幅绝美画卷,一时间大家啧啧称奇,耳畔快门声不断。

  随着时间推移,漫山遍野的枫树叶与乌桕树叶舞动出秋日山岭最耀眼的颜色。此时,手机相册中“盛”满了翻腾的云海、斑斓的林海,以及人物大片,朋友圈里也开始了分享与点赞。

  其实,春天的岔口镇亦是如此。三四月,趁春暖花开文昌古道徒步路线,从昌溪村一路走到文山村,沿途风景如画,油菜花开时更是美不胜收。另一条是蜘蛛肚徒步路线,从武阳出发,沿着丝带和轨迹前行,终点是正口,路上风光无限。

  02 文化的氛围感 传统村落触摸时光

  看过了日出云海、斑斓林海,不必急着返程,岔口镇与大洲源的魅力远不止于此。

  作为古徽州府所在地、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和集中展示地,歙县的传统村落星罗棋布,与自然风光相生相映的岔口镇还有更多的文化氛围值得探寻。

  文山村,位于岔口至昌溪之间的山腰上,古时因地处交通要道,店肆林立,又称文山店,是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吴承仕的故里。村中吴、周两大姓氏,鼎盛时期,其产业遍布全国各地,有“周漆吴茶”之说。

  跨越时光,文山村已有五六百年历史,具有浓郁的徽州乡土气息。村庄依山傍溪而建,现存有徽派民居数十幢。

  青石砌筑的高塝上,房屋坐北朝南,错落有致,有的是徽派的马头墙,有的是夯实的土楼,白黄相间,行走其间仿若人在画中游。

©无名若鸣
©无名若鸣

  “文昌古道”是以文山村为中心,呈放射状修建的三条古道,连接两座海拔600多米的山岭,文山岭和坝岭,路途中修建了6座路亭,古道中的台阶全由精细的青石板铺设而成。

  古道东向岔口镇岔口村,南至武阳乡东湖田村,西往昌溪镇双源村,是歙县大洲源地区日常往来、外出经商、读书赶考、运送物资的主要通道。

  不仅如此,“文昌古道”还是徽州境内现存的修筑标准最高、设施保存最完整、风景颜值绝佳、历史人文气息最浓厚的徒步休闲古道。

  古道的绵延通达孕育了古村的繁盛源流。据介绍,文山村商贾云集的盛况一直延续至上世纪三十年代,村民大多为“水客”提供膳食等服务,想象一下,旧时的文山村相当于现在农家乐的集聚之地,来往的游人歇脚,聚拢烟火。

  春秋时节,徜徉美景,人们踏上千年前商贾行走、马队铃铛声的文昌古道,在乡野之间寻觅着城市中难得一见的田园画卷,享受片刻诗意时光。

  古村犹如关节,深耕在山川风物之间。古道犹如筋脉,深植于崇山峻岭之中。作为人类重要文化遗产,它们所承载的,更是一部部蕴藏着风土人情与文明交往的人类聚居与跋涉历史。

  在岔口镇的文山村,一条路和一个村百年牵手,留下了璀璨的人文星光,踏上文昌古道,除了赏景,更能聆听千百年历史的回响。

  很多时候,游客前往乡村旅行,实际上是在探寻村落的文化底蕴与乡愁情怀,体验山水风光、人文气息、地道美食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妙,享受那份与众不同的文化独特性。

  作为繁星中的明珠,文山村与文昌古道不仅有着村落的时光往事,更有寄存在青山碧水间的故事,铭刻在时光中的珍贵文化印记,等待着更多的人去用脚步叩响,去用心聆听。

  03 生活的氛围感 松弛宁静情绪按摩

  远方的群山云雾缭绕,层层叠叠的梯田依山而就,田间忙碌的村民为这幅山水画卷更添一份生机。“这里真是个适合放慢脚步、让人内心平静的地方。”来自浙江的游客秦悦望着眼前的美景由衷感叹。

  9月以来,不少长三角的游客旅居在金前村的“问野山居”民宿,前来住宿的游客们在此观景、品茗、听琴。在高山小院中,他们围坐精致的茶桌旁微风拂动,茶香四溢;坐观朝露晨雾,行看落日余晖。

  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金前村,村内流水弯绕,古树葱茏,犹如一片世外桃源。

  “问野山居”座落于村中核心区域。“我们以生态、休闲、度假为主题,打造吃、住、游、玩一站式的乡村式民宿。”民宿的主理人王峰介绍。

  王峰是一位土生土长的歙县人,曾在山东济南营商多年,因机缘巧合来到金前村,被村内的自然风光吸引,决定返乡创业。他说:“我去过很多地方,但都没有这里好,空气清新,云海,夕阳,星空一览无余,非常适合上班族放松身心”。

  以康养为主题,王峰联合几位志同道合的山东客商,设计、选材、施工……反复打磨,通过原木、茅草、竹片等朴实的建材将“现代摩登”和“传统徽派”两种建筑风格相融合。2024年“问野山居”正式对外营业。山下与山上共4幢建筑,设有16间客房,每一间皆可开窗见山。

  民宿餐饮依托当地绿色蔬菜,烧制徽州特色农家土菜,“白天带小孩在附近走走,吃本地的特色菜,然后晚上跟小孩一起露营、烧烤,非常轻松、惬意。”游客刘先生说。

  “镇里对我们比较支持,今年谋划了‘云巅’系列的文旅活动,为我们吸引了不少人流”,据王峰介绍,开业以来民宿预订量持续走高,今年暑期共接待游客1500余人次,收入20余万元。

  当下,随着生活方式的变革,年轻人更追求松弛感、存在感、原生感、社交感、氛围感的“新五感”,更希望在文旅活动中寻找更深度的参与体验与情绪价值。

  在岔口镇的民宿生活,游客不仅可以融入山野间,记录“美拉德色系”拉满的美景,开启一场冬日童话,还可以享受当地宁静松弛的生活,积蓄致远的宁静力量。这样的体验为旅居者带来了艺术感官审美与创新社交体验,满足了当代年轻人对“新五感”的追逐。

  眼下是初冬,奔赴岔口赏景的游客每日都有,在这里的乡村旅游,有更深度的参与体验与情绪价值。

  与往年不同的是,赏秋不再是单一的观光,而是从传统意义上的视觉盛宴,转变为更注重品质和体验的度假游,在追求“氛围感”的同时,更多人开始走向山村。

  在岔口的深秋与初冬,不仅有着醉人的美景,也有宁静致远的氛围,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今年以来,歙县岔口镇立足生态人文优势,依托村落与山林美景,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做好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绘就出旅拍摄影、文化村落与宁静生活的氛围感。

  随着冬日渐深,大洲源头,金前村里,美丽的火红也将逐渐褪去。不妨趁着阳光明媚,来此走走,欣赏如诗如画的美景,感受“美拉德色系”里的氛围感。

  (作者:张雨生 沈瑶 汪俊祺)

  (本文图片来源凌云龙、歙县县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储玮玮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