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经济园区

2024年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开幕
2024年09月27日 20:44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27日电(记者 赵强)2024年中国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技术及产业创新大会27日在合肥新站高新区开幕,10位院士、30多所高校、400余名电磁领域专家、3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代表齐聚,共话未来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集论坛、会展、体验于一体,以“实现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领域自主可控和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领域顶尖专家,探讨最新技术,对接行业需求。

  活动现场,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东林、美国工程院院士William A. Radasky、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刘元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晓云等分别从“产、学、研、用、政、经”等方面,围绕国内外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应用交流展示,共谋电磁兼容及电磁环境效应领域人才、科学、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

  电磁技术与计算机、光学、材料学、生物学等交叉融合,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和军事科学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空间,与合肥已经建成的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高端装备等6个千亿产业链和正在大力发展的量子信息、低空经济、空天信息、下一代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高度契合。

  活动现场,鸿鹊电磁产业园、鸿鹊电磁安全检测中心揭牌,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分别与合肥新站高新区和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合肥新站高新区、北航合肥创新研究院共同与江淮汽车等6家企业进行首批合作项目签约。未来将聚焦电磁技术的深度研发与应用创新,促进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协作,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市场应用的全链条产业布局,打造电磁安全核心体系。

  大会期间,合肥新站高新区发布低空经济产业规划,明确了“源头创新—成果转化—研发制造—场景应用—技术培训—市场运维”的发展路径,计划到2026年,全区低空经济产业生态相对完善,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0亿元,初步形成“2+1+X”低空经济生态体系,奋力打造成长三角地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低空经济未来产业先导区。

  合肥新站高新区将大力推进电磁产业的集聚与发展,聚焦无人系统、空天信息等领域,竞速电磁兼容、光电智能、元宇宙等新赛道,加快建设光电产业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科技研发产业聚集地、未来空天智能及光电产业智造生态新区,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创建国家高新区增添新动能。(完)

责任编辑:赵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