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文旅

西递石笛穿越古今
2025年11月12日 18:15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2日电 (胡镇)行驶在530国道黟县段,“石情石艺”的招牌总会不经意间跃入眼帘。推开工作室的门,一件件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静默伫立,它们的主人方如金正俯身工作台,手持刻刀,在黟县青石上细细雕琢。

  黟县青石,这种形成于寒武纪的天然大理石,在徽州建筑中沉睡千年,直到清代乾隆年间,一位名叫余香的石雕匠人,让青石与笛音实现了一场跨越材质的对话。

  清光绪年间,西递匠人唐来进制作的石笛被选为贡品,获得光绪帝御赐金牌,让这项技艺达到巅峰。一时间,“石笛声音穿林樾,半入江风半入云”成为徽州一景,“余香石笛”完成了从民间技艺到宫廷贡品的蜕变。

  1958年方如金出生于黟县西递镇,自幼随父亲学习雕刻技艺,闲暇时也吹奏竹笛。

 

  经过近十年的试验和改进,2000年,方如金成功制作出第一支符合音律的石笛,和竹笛相比,它的音质更为清脆悠扬。在婉转的笛声中,方如金仿佛和余香大师激情合奏。

  如今,方如金的石笛已能演奏《春江花月夜》《我和我的祖国》等曲目。但他不满足于此,从高亢的G调到低沉的A调,计划制作7根石笛。

  其中最长的A调石笛长度接近80厘米,制作难度极大。2010年,“余香石笛”被列入安徽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方如金也被认定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更让他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这项技艺产生兴趣。

  夕阳西下,方如金又拿起刻刀,凿石声脆亮而有节奏。他说:“当后人吹响这支石笛,我们依然能通过音符相遇。”在黟县的暮色中,石笛声再次响起,我们听到的不仅是音乐,更是一颗如金般珍贵的匠心,在时光中熠熠生辉。(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