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1月12日电(记者 赵强)近日,以“AI时代的汽车数智研发创新”为主题的第三期“黄山松”产业创新思想会在芜湖举办。
本次活动由安徽省汽车办指导,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安徽省数字汽车工业软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验室、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爱普搜(芜湖市场景合伙人)联合主办。
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院士、专家,安徽省汽车办、芜湖市汽车产业生态建设发展中心、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鸠江区等相关单位代表,奇瑞汽车、江汽集团,以及来自智能制造、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超过20家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共同探讨AI时代汽车数智研发创新的策略与路径。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赫晓东表示,人工智能与算力变革,为国产工业软件带来“换道超车”机会。他认为,当前芯片产业正在发生剧变,GPU的快速发展为开发新一代基于并行计算的工业软件开发提供了机遇。同时,复合材料成本大幅度下降也为基于复合材料的汽车轻量化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契机。通过融合人工智能的工业软件,构建复合材料的新型设计标准与制造体系,有望推动汽车轻量化设计的创新发展。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制造与装备部副部长王利刚解读了近期发布的《汽车智能制造技术路线图》,并系统介绍了汽车数智化研发领域的现状、趋势、发展愿景、面向未来15年的分阶段目标与技术路线。他指出,“十五五”期间汽车数智化研发将在多方面实现跨越:如在研发效率提升维度,实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20%以上,单车研发成本降低20%;在协同效率维度,实现企业开发业务场景数字化覆盖度80%以上,推动流程驱动产品研发;在数字化协同维度,实现全链条的数字化协同,同步工程覆盖率85%,物理样件减少50%。

华中科技大学副教授、武汉天喻软件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华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汽车研发中的应用,核心定位是作为工程师的智能助手,以“提质增效”为主要目标。实践表明,AI能够将某些原本需要数百人天完成的任务压缩至一两天,大幅提升研发效率。他强调,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在于夯实数据基础。
为此,刘清华提出“提、转、存、用”四个关键环节,通过将汽车研发中产生的各类异构数据,统一转化为AI可识别、可学习的标准化数据,为整个数智化研发体系构建起坚实的数据基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蒋凡表示,信息安全是智能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的必要前提。随着软件定义汽车趋势加速,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深度耦合,在智能化研发的过程中,需要考虑智能网联汽车云网端协同安全的多层级和高动态特征,引入内生安全设计,注重安全仿真与测试验证,为融合安全问题的解决,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工具。
AI与汽车工业软件的深度融合,正打通汽车从研发仿真、生产制造到用户服务的全价值链,推动汽车工业软件实现从工具级到生态级的跨越式演进。
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任喻东认为,当前工业软件与AI的协同创新正面临成本高昂、人才稀缺与研发周期长三大挑战,但GPU架构革新与AI技术也为国产工业软件带来了“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
喻东表示,作为全国汽车产量第一大省,安徽正以产业链协同研发平台为关键抓手,推动链主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以场景应用为切口,凝聚生态合力,提升产业效率,实现从“单点创新”向“系统协同”的跃升。面向“十五五”,安徽将坚守创新为强、以强促大,而工业软件正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安徽省高度重视汽车产业工业软件的技术攻关与应用突破,2025年,已经在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创新体系中,通过整车企业、软件企业、高校等多方协同,创建安徽省数字汽车工业软件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实验室。
在专题发布环节,该实验室首先介绍了其围绕工业软件国产化使命设立的背景、当前产品攻关规划,并重点展望了未来融合AI技术、加速研发设计环节的创新研发方向及生态共建布局。同时,实验室正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智能研发协同平台”(V1.0版),全面呈现了平台的应用场景、核心特性及后续发展路径。

活动期间,举行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智能研发协同平台”创新成果签约仪式。十余家汽车相关供应链制造企业代表与奇瑞集团及中安瑞智的签约代表完成合作签约,标志着平台正式进入产业协同应用阶段。
主会场活动结束后,会议还设置了题为《产业和资本力量助力链上企业提质增效》的分论坛研讨会。
本次“黄山松”产业创新思想会,不仅深入探讨了AI技术与汽车研发的深度融合,更清晰呈现了从理念共识走向实践落地的完整路径。(完)
责任编辑:赵强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