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27日电 (程梦君)何为善治?
在黄山市屯溪区,从“红背篓”背起的幸福晚年,到拔地而起的新楼与“口袋公园”透出的城市绿意,再到稳步推进的智慧城市建设——当地正以“绣花功夫”雕琢城市细节,将一个个“民生愿景”转化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实景”,解锁了基层治理的善治密码。
全民共治:治理广度穿起千家忧乐
“请志愿者周日上午上门为孙翠芳老人换洗被褥。”“收到,准时参加。”
清晨,收到“爱心洗衣坊”微信工作群里的通知后,昱东街道水心亭社区的志愿者来到91岁独居老人孙翠芳家中,将老人需要换洗的衣物和被褥一件件换下来,然后带至“爱心洗衣坊”洗涤。
放眼全区,“小巷管家”“红背篓”“幸福照相馆”等带着烟火气的治理项目铺就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近年来,屯溪区以党建引领为核心,通过织密组织体系、健全联调机制等,结合“皖美红色物业”建设和党建引领小区治理,打造出一系列接地气、有温度的基层治理新模式,探索形成“老街小巷管家”“戴震路百人巡访团”等特色治理品牌,让治理效能不仅在数据上提升,更写在百姓笑脸上。
幸福底色:治理温度涵养民生情怀
绕过拔节生长的高楼,老旧小区正悄然焕新。“墙面粉刷白净了,院里道路也平坦了,原先那个热闹的小区又回来了。”五福街栗里小区居民郭庆敏十分感慨。
今年以来,屯溪区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重点工程,计划总投资8500万元,覆盖总建筑面积46.79万平方米,惠及居民3421户。
与此同时,屯溪区创新打造“零工早市”“人才夜市”“岗位超市”“就业集市”为载体的“四市联动”就业服务品牌,为区域内灵活就业人员与用工主体搭建专业、便捷的对接新平台;重点关注老年助餐服务,进一步推进老年食堂及助餐点提质提升,让老人享受到政府的关心关爱;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扩容提质工程,打造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屯溪“新样板”。
“净”亦求“精”:治理精度勾勒诗意图景
今年以来,屯溪区集中开展城乡接合部“三整治三提升”文明创建攻坚行动,通过清理垃圾、整治乱堆乱放、疏通沟渠河道,改造提升多处公共区域及基础设施,市容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屯溪区打造可观可感的“物之美”。“口袋公园”应运而生,全区接续打造城市小微空间整治提升项目20个,目前已完成10个。
屯溪区打造无所不在的“净之美”。日均安排530余名环卫工人、42辆机械化作业车辆对100余条主次干道实行“清扫、洒水、冲洗”一体化作业,开展专项保洁整治行动。
屯溪区打造诗意栖居的“景之美”。通过焕新增绿、见缝插绿等举措,对大小型绿雕、道路花箱以及各节点多品类开花植物实施彩化美化,构建有梯度、多元化的全域景观新风貌。
“科技之智”让城市治理更有底气。屯溪区借助数字城管、E治理以及12345热线等平台,巧妙运用信息化与移动通信技术,确保任务能迅速分发并跟踪问效。
当“痛点”成为精准施治的革新起点,当“烟火气”在秩序与温度中升腾,当“老破旧”在共治共享中焕发生机——屯溪区正以善治解锁城市更新的基因密码。(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