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24日电 (梁静怡 潘京京)近年来,花山区解放路街道东苑社区始终秉持“市民利益无小事”的理念,以“零距离”服务为目标,从民生需求出发,从细微之处发力,在民生服务、全龄教育、便民办事、共建共治四大领域持续深耕,用实际行动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让社区成为居民心中温暖的“幸福港湾”。
民生服务“零间隙”办好实事暖民心
东苑社区锚定建筑垃圾清运慢、树木隐患多等民生“堵点”,以精细化管理破题。联合物业划定网格责任区,设置“网格监督岗”每日巡查并全程追踪清运进度,建立《小区建筑垃圾巡查机制》,推动网格、物业、城管三方联动,确保“垃圾不落地、清运不拖延”;同时,每日排查小区树木隐患、建立网格绿化巡查台账,物业可自行修剪的枝条督促其24小时内处理完毕,需园林部门协调的及时上报。实现早发现、早上报、早处置。
全龄教育“零盲区”搭建平台连民心
东苑社区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模式,打造四类特色课堂,构建“全龄教育体系”。“少年课堂”涵盖文化、艺术、科技等多个领域,由专家学者、退休教师等担任兼职教师,为青少年教授各项知识技能;“银龄课堂”聚焦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难题,教授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移动支付、网上购物等实用技能,助力银龄群体焕发活力、乐享生活。“技能课堂”将技能培训与就业需求结合起来,按需提供家政、工艺品制作、直播带货等“滴灌式”培训,帮助居民提升技能,拓宽就业创业渠道。“拓展课堂”通过社会实践、应急知识等多样化课程,全面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丰富社区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便民办事“零跑腿”高效服务赢民心
东苑社区优化便民服务流程,服务大厅设置社区“两委”固定指导,2名社工轮流“坐班”的工作模式,接待社保医保、居住证办理、民政救助等高频业务;其余社工组成“流动服务队”,深入各小区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帮办代办”服务;同时在小区公告栏、居民微信群公布“办事指南”,明确办理流程、所需材料,让服务效率与居民满意度大幅提升。定期开展“全科社工专项培训”,强化政策解读、事件办理等实操技能,提升全科社工综合能力,实现“一人多岗、一专多能”。
共建共治“零隔阂”居民当家聚民心
东苑社区打破“单向管理”的治理模式,引导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治理格局。针对新建口袋公园管理难题,选聘20名“居民园长”,建立轮值维护制度,解决设施维护、绿化管养等问题,环境整洁度显著提高。优化公共设施服务,积极响应居民建议,结合夏季日照时长特点调整路灯亮化时间,实现节能与便民双赢。
成立“邻先锋”志愿服务队,创新开展“党员包保+邻里互助”模式,党员志愿者既是“贴心儿女”,也是“政策快递员”“生活管家”,以“零距离”服务理念,架起党群“连心桥”。(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