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24日电 (温杨沁 阚宁宁)金秋时节,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大礼村牛背岭的千亩香榧林迎来丰收季。连绵山坡上,农户们腰系竹篓穿梭林间,指尖轻旋果柄采收果实,一幅生态与丰收交织的乡村图景徐徐展开。

“今年风调雨顺,香榧果仁长得格外饱满,产量比去年提高了近一成半!”种植户余苏建笑着说。
据悉,这片香榧林总面积超1000亩,定植香榧树4万余株。其中,近20年树龄的植株已进入盛产期,成为稳定产出的“主力军”。
今年,得益于充足的雨水与适宜的光照,香榧果普遍个头饱满、果肉厚实。根据当前采摘进度预估,鲜果总产量有望突破8000斤,较去年增产约15%。采摘过程中,农户们严格遵循“轻采轻放”原则,通过旋转果柄取下果实,避免因硬扯损伤结果枝,为来年持续丰产打下基础。
香榧素有“千年圣果”之称,其最独特的特质便是“三代同堂”。同一棵树上,既有成熟待采的果实,也有次年待长的幼果,还有刚萌发的花芽,从开花到果实成熟需历经整整三年,漫长的生长周期让其愈发珍贵。不仅如此,香榧树寿命可达数百年,根系发达且深扎土壤,能有效保持水土、改善生态,是守护山林的“绿色卫士”。

该村依托这一特性发展林下经济,在香榧林间养殖土鸡,形成“树上结香榧、林间养家禽”的立体农业模式,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收益的双向奔赴。大礼村村干部李俊杰指着连绵的山林说:“昔日的荒坡,如今真正变成了乡亲们的绿色银行。”
凭借“生态种植、传统工艺”的品质优势,这批香榧不仅在本地的商超和农贸市场广受欢迎,还吸引了来自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线上订单。随着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的自发推荐,“兴隆香榧”的品牌影响力正逐步扩大。这枚小小的金色果实,承载着村民的致富期盼,从深山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