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24日电 10月21日至23日,中国遗传学会2025年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六位院士做主旨报告,围绕遗传学领域研究前沿进展,先后分享了在基因调控机制、疾病遗传基础、前沿技术开发以及农业与医学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前瞻思考。

大会由中国遗传学会、安徽省遗传学会主办,安徽农业大学、淮北师范大学与淮南师范学院联合承办。作为国内遗传学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会议,会议以“遗传学:生命与健康”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众多院士、知名学者、专家以及青年科研人员参与。
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杨维才在开幕式致辞中回顾了中国遗传学会成立以来的发展历程,强调了遗传学在推动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过去一年,我国在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及作物遗传改良等领域取得系列突破,年会聚焦生命与健康主题,旨在凝聚共识,推动遗传学在人类医学的疾病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农业动植物育种与营养健康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为中国遗传学发展注入新动能。
安徽农业大学校长操海群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近年来改革发展取得的成就。他指出,遗传学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石和未来产业的关键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推动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他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学科前沿,携手推动遗传学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守护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
大会设置15个专题分会场,安排报告179场,涵盖植物遗传学、大人群健康与常见病、细胞与健康、肿瘤遗传、基因组编辑技术与应用、表观遗传调控、青年科学家论坛等多个方向。与会代表还通过论文摘要及墙报展示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深入交流。
大会期间,5个专业分会“大人群健康与常见病遗传分会”“肿瘤遗传分会“”眼科遗传病分会“生殖遗传分会”“皮肤遗传学分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遗传学细分领域不断深化与拓展。
会上,中国遗传学会与安徽省科学技术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