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22日电 (李小妹)近日,走进宣城市旌德县庙首镇新水村,成片的茭白田映入眼帘。嫩绿的茭白叶一丛丛挺立水中,微风拂过,翻起层层绿浪。村民们手持弯刀,穿行在一两米高的茭白丛间,熟练地拨开簇簇绿叶,收割肥嫩的茭白。不多时,竹筐里便已满满当当。
在新水村,刘四斤是茭白种植的带头人。七年的种植经历,让他从最初的“门外汉”成长为如今远近闻名的“土专家”。“翻耕施肥、适时定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每个环节都要精心把控。特别是不同生长时期的水层管理,直接影响茭白的品质和产量。”说起茭白种植的诀窍,刘四斤滔滔不绝。
经过多年探索,他的种植技术日渐成熟,规模也从最初的几亩扩大到如今的十多亩。谈起当初选择种植茭白的原因,刘四斤坦言:“留在村里种茭白,主要是看中这个产业周期短、见效快,一年还能收两季。”
刘四斤引进优质茭白品种,通过科学管理和精心培育,产出的茭白洁白饱满、鲜嫩清甜,在市场上积累了良好口碑。每天清晨,打包好的茭白都会准时发出,迅速送往县里的各大超市和菜场。“亩产可以达到3000斤以上,批发价在4元到5元之间,效益相当不错。”刘四斤说。
茭白种植不仅让种植户走上致富路,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刘四斤的茭白田在两个丰收季,可带动十余位村民务工增收。“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200元左右,还不耽误照顾家里,大家都挺满意。”一位正在田里收割的村民说。这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让村民们实现了“挣钱持家两不误”。
庙首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鼓励种养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流转土地、整合资源,推动特色农业全链条发展,让更多村民享受到产业发展的红利。(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