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20日电 (王瑶)金秋时节,笔者走进渔亭镇下阜村,一幅如诗如画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
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延伸至家家户户,两旁的路灯造型别致;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门前的小菜园用竹篱笆围得整整齐齐;庭院里的菊花竞相绽放,石桌石凳擦拭得一尘不染,散发着清新雅致的气息;墙上的彩色墙绘格外醒目,有的描绘着丰收的场景,有的展现着民俗文化,与周围的自然景致融为一体,处处透着生机与活力。
正在自家院子里修剪花草的村民吴先生停下手中的活计,笑着对笔者说:“以前村里环境差,大家都有意见。现在搞人居环境整治,不仅修了路,家家户户还改了卫生厕所、搞了垃圾分类,环境好了,日子也过得舒心!”
渔亭镇通过“党建+网格”模式,由党员带头、村民参与,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治理格局。
该镇以“亭满意”志愿服务品牌为抓手,整合青少年、巾帼志愿者、“五老”人员等多元力量,组建“8+N”志愿队伍,推动环境整治志愿服务从“政府主导”向“民众参与”深度转型。深化“你说我办”机制,结合“开门教育”与“三三制”“户主会”等,广泛收集民众意见78条。
同时,该镇积极发挥党员带头作用,全镇160名党员带头分段包保82个重点路段及片区,“村两委”带头清理房前屋后卫生死角、拆除乱搭乱建,今年来累计开展集中整治38次。创新开展“巾帼有我,一路生花”志愿服务活动,发动女性党员200余人次参与环境提升,营造党员带头示范的良好氛围。
从“一时美”到“持久美”,从“局部美”到“全域美”,该镇的人居环境整治不仅刷新了乡村颜值,更凝聚了民心民力。下一步,该镇将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完善长效管护机制,不断激发民众内生动力,让美丽乡村的“底色”更亮、“颜值”更高、“内涵”更足。(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