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18日电 金秋十月,蜀地桂香溢满校园,巴渝秋意浸润街巷。
10月13日至17日,合肥市引才专班奔赴川渝地区开展“合肥千企万岗请您来”专项活动。
五天时间里,专班走进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5所高校,以招聘会搭台、推介会传声、座谈会连心,将合肥的科创活力与人才诚意送到川渝学子身边,让“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成为连接徽韵庐州与巴蜀地区的纽带。
5所高校,共计收到简历3229份。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占83.6%。在招聘会现场,皖籍学子回到家乡成为共识,说到来合肥就业、安家,川渝学子纷纷说:“合肥,巴适的很!”。
校地搭平台,岗位“送到手”
“要得!合肥的集成电路企业刚好对口我的专业,薪资和发展空间都巴适得板!”在电子科技大学招聘会现场,微电子专业的四川学子李同学拿着简历,向合肥悦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负责人咨询。
这场充满“徽风皖韵”的招聘会,是合肥市川渝引才活动的生动缩影。
为让岗位精准对接人才,专班提前摸排合肥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集群需求,筛选出45家优质企业,带来2300个高薪岗位,涵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川渝高校优势专业。
在5所高校的线下专场招聘会上,招聘专班创新设置“徽风皖韵”专区,陈列合肥特色美食,让学子在品尝“家乡味”中感受合肥魅力。
除了“面对面”招聘,专班还与高校建立“人才输送绿色通道”。
在西南交通大学与学校达成共识,未来将定期开展“企业进校园”“学子进企业”双向交流活动;在成都专场,共计收集到1700余份意向简历,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85%。
乡音连情谊,点亮“新征程”
“从合肥来到四川求学,现在在外工作多年,还能感受到家乡带来的关怀,我真切地希望广大学弟学妹学业有成后能够回到家乡,为家乡做贡献。”在四川大学皖籍师生座谈会上,皖籍教师,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敬说。
一场跨越千里对话温情启幕,皖籍师生线上线下齐聚,共话家乡安徽的蝶变荣光。大家细数科创沃土的突破——量子科技领跑全国、科大讯飞深耕智能领域;惊叹基建蓝图的延展——高铁纵横皖江两岸、自贸区能级持续跃升;也点赞生态画卷的铺展——长江淮河清波漾漾、美丽乡村宜居宜业。
谈及发展,学子们立足专业发声,立志以学识助力家乡创新。这场交流不仅是对家乡巨变的回望,让乡情成为推动家乡发展的鲜活力量。
“作为安徽人,看到家乡发展这么快,我特别骄傲!”在四川大学皖籍师生座谈会上,皖籍教授的发言,说出了在场40余名皖籍师生的心声。
这场用“家乡话”拉家常的座谈会,让两地的情谊愈发浓厚。
科创聚集地,政策“暖心窝”
在城市推介会上,合肥市用科创名城、产业名城、幸福之城三张名片给现场学子留下了深刻印象。围绕城市发展、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人才引进等内容,向川渝学子介绍了合肥的养人环境和暖心政策,盛情邀请广大毕业生来肥就业创业。
合肥独特的创新气质、全面的产业布局、优质的生活环境、丰厚的人才政策深深吸引了在场学子。
“我是学习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合肥有江淮、蔚来、比亚迪等新能源主机厂,和我的求职方向非常契合,也是我就业的首选地。”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陈河表示。
活动期间,工作组赴相关企业走访考察,就后续合作事宜达成共识。
此次活动,不仅仅是一场招聘宣讲,也是青年人才与合肥企业的双向奔赴,是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
从皖江到蜀地,从校园到产业,这场跨越千里的引才之约,正为合肥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书写出精彩的新篇章。(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2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