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五河县东刘集镇“稻虾共舞”奏响乡村振兴 “和美乐章”
2025年10月17日 11:50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17日电(王宸臣)近年来,安徽省五河县东刘集镇乔集村以生态赋能产业、以人才激活治理,依托万亩稻浪、千亩虾塘的绿色基底,书写了“水清村绿、产业兴旺、乡风醇美”的和美乡村新篇章。

  昔日 “污水塘” 变身今日 “皖北水乡”

  “以前村里沟塘又脏又臭,现在水清岸绿,饭后沿着河边走,心里真舒坦!” 提及村庄环境变化,乔集村村民满脸笑意。近年来,乔集村以水系治理为突破口,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累计完成 685 户卫生改厕,实现全村雨污分流全覆盖;清淤沟塘 3.85 万平方米,恢复水体生态功能;村庄绿化覆盖率超35%,道路硬化、路灯亮化率达 100%。


  同时,该村建立 “户分类—村收集 — 镇转运” 垃圾处理长效机制,配备标准化垃圾收集设施,从源头破解农村环境治理难题。目前,2024年乔集村省级和美乡村中心村已实施完成,白墙黛瓦的民居与碧水环绕的农田相映成趣,成为浍河岸线上一颗亮眼的 “生态明珠”。​

  “一稻两虾” 激活三产融合新动能​

  “我们的虾田稻米,在江浙沪市场很受欢迎,线上订单根本不愁!” 五河县利杰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道。乔集村以产业振兴为核心,走出一条 “稻渔共生、三产融合” 的富民路。​

  在种植模式上,该村创新推广 “一稻两虾” 生态种养模式,建成 1200 亩稻虾共养基地与 1000 亩稻蟹共生基地,被列为五河县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示范项目。依托现代化大米加工生产线,打造 “虾田稻米” 特色品牌,通过电商平台远销江浙沪等十余省市,让 “皖北好米” 走向全国。​


  在业态拓展上,国家级合作社发挥 “托底” 作用 —— 五河县利杰农机专业合作社托管全村万亩农田,拥有大型农机 72 台,实现耕种收、烘干仓储一体化服务,解决农户 “种地难、卖粮难” 问题;利用闲置水面发展 “渔光互补” 项目,实现光伏发电与生态养殖双重收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 50 万元。​

  “乡贤智库” 解锁乡村 “善治良方”​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乔集村深谙此理,通过 “技术下乡、银龄关怀、乡贤共治” 三维发力,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技术赋能方面,该村联动县农业农村局、“稻+渔” 技术服务中心,邀请 30 余名农业专家常态化驻村,为农户提供种养技术指导,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50 余人,让 “科技田” 结出 “丰收果”。​

  如今的乔集村,稻田连片成景,虾塘波光粼粼,村民安居乐业。从传统农区到科技稻场,从零散经营到三产融合,乔集村以绿色发展为笔,以善治理念为墨,在皖北平原上绘就了 “稻香虾肥、人和村美” 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完)

责任编辑:赵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