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社会民生

“玉米龙”前话反诈
2025年10月03日 12:32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10月3日电 (胡杰峰)“双节”假期首日,西递古镇已然游人如织。在标志性的牌楼广场前,由金黄玉米编织而成的巨龙昂首盘踞,吸引了大量游客驻足拍照、流连忘返,现场人气火爆,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

  西递镇综治中心紧抓这一时机,组织工作人员与志愿者,主动走进游客中间,在“玉米龙”景观周围及广场主要通道,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暨法治宣传”主题活动,让安全防范意识随法治清风,吹进每一位游客心中。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身着红马甲,向来往的各地游客分发精心印制的反电诈宣传手册和法治知识读本。他们不仅耐心讲解近期高发的“旅游退票诈骗”、“购物退款”、“虚假中奖”、“刷单返利”等诈骗手法,还结合假期特点,特别提醒游客在线上预订酒店、购买特产时务必选择正规平台,保护好个人身份信息和支付密码。

  “您好,假期出游开心,但资金安全也要放在心上。陌生链接不要点,可疑电话要核实……”类似的温馨提示在广场上不绝于耳。除了防范电诈,宣传内容还涵盖了《旅游法》《民法典》《反有组织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游客文明旅游、依法维权,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秩序。

  这种将普法宣传融入旅游场景的方式,受到了游客们的广泛欢迎。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先生表示:“一边欣赏着独具特色的‘玉米龙’,一边还能学到实用的防诈骗知识,这种宣传方式很接地气,一点也不枯燥,印象特别深刻。为这种贴心的服务点赞!”

  西递镇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利用小长假游客集中的时机开展宣传,旨在提升广大游客,特别是在外游玩、警惕性可能放松时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法治观念。希望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社会安全防线,确保游客们既能玩得尽兴,又能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度过一个平安、欢乐、祥和的假期。

  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是西递镇创新社会治理、延伸服务触角的一次生动实践。它将法治宣传与地方文旅特色巧妙结合,不仅丰富了游客的旅行体验,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全民反诈“免疫力”,为守护民众的“钱袋子”、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了积极的“西递力量”。(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