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旌德县三山村探索水稻产业提质增效新路径
2025年09月30日 14:33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30日电 (吴忌)在宣城市旌德县三兴精米加工厂内,全自动生产线平稳运转,清新的米香在空气中弥漫。来自旌德县兴隆镇三山村百亩良田的优质稻谷,经过除石、脱壳、碾磨、色选等多道工序,化身为晶莹匀称的精品大米。这批承载着乡土气息的“黄金稻米”整装待发,即将运往浙江宁波。

  近年来,三山村积极探索水稻产业提质增效的新路径,推行“统一选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的生产模式,大力引入机械和科学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和稻米品质。三山村水稻种植基地带动了10余名村民务工,人均增收近1000元。

  “我们流转村民耕地120余亩,专门种植适合本地气候的优质稻品种。”三山村党总支书记倪海超介绍,“我们实现了从收割到加工的快速衔接。稻谷成熟后,当天收割、当天运送至加工厂烘干,次日即可加工成商品大米。这不仅最大限度保留了新米的新鲜度和口感,更重要的是跳过了传统的粮食收购中间环节,直接把稻谷转化为商品米直供浙江宁波市场,大大提升了产品附加值,预计能为村集体增收10万元左右。”

  三山村通过“品种选优+科学管理+就近加工+订单销售”模式,实现了水稻产业从“卖原料”到“卖产品”的关键跨越。兴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旭涛表示:“三山村的实践为我镇发展优质农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我镇将重点在品牌打造、市场对接和冷链物流建设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让三山村的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真正把资源优势和产业升级成果转化为富民强村的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