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各地聚焦

五河县大新镇:山楂林下藏“钱景”,生态养殖“双倍甜”
2025年09月23日 15:36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23日电 (何世维)“以前单靠卖山楂,一亩地顶多赚两千块;现在林下养了鸡,一亩地能多挣一千五,还不耽误山楂收成!”站在五河县大新镇韩台村连片的山楂林里,养殖户赵青捧着刚捡拾的土鸡蛋,笑着说。这片40亩的山楂种植基地,如今既是果实累累的“摇钱林”,又是300只生态土鸡的“天然乐园”——通过“树上结果、林下养鸡”的立体种养模式,这里正走出一条生态与效益双赢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往年,基地种植模式单一,山楂收成基本“看天吃饭”。去年起,赵青尝试林下散养土鸡,算准了“共生账”:山楂树叶能为鸡群遮阴,树下的草籽、虫子是天然饲料,鸡粪又能当有机肥,一举多得。他按每亩42只的密度引进300只优质土鸡苗,既给鸡群留足活动空间,又避免破坏山楂树根系,实现种养“互不打扰”。

  为保土鸡品质,养殖全程遵循生态原则:每天仅补喂一次玉米、豆粕混合饲料,其余时间鸡群在林下自由啄食草叶、昆虫,连掉落的山楂果也成了“加餐”;土鸡生长周期长达1年,比普通笼养鸡多生长数月。“这样养出的鸡,肉质紧实不柴;土鸡蛋蛋黄更黄,营养也更足。”赵青说,仅土鸡蛋按每枚1元对外销售,每月就能带来千元左右收入。

  生态养殖的“附加收益”更让他惊喜:鸡群吃掉林下杂草,每亩每年省去300元人工除草费;鸡粪腐熟后替代部分化肥,每亩山楂施肥成本降低200元,还提升了土壤肥力。今年,山楂亩产直接提高到1800斤,收购价也因果实品质升级涨到每斤2元,每亩山楂收益增至3600元,较往年增长900元。

  “现在才明白,一亩地能赚‘两亩钱’!”赵青准备接下来再引进200只土鸡,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从单一果树种植到“林果+养殖”的立体农业,这片山楂林不仅激活了土地潜力,更拓宽了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