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12日电 (王瑶 胡小娜)清晨,在黟县渔亭镇楠玛村的楠玛河畔,河道整治工人早早到岗。伴随着机械的轰鸣,挖掘机有力地挥动“臂膀”,有序清理着河道中沉积的淤泥与杂物。在机械难以触及的边角区域,工人们协同作业,细致清理,确保清淤工作无死角、全覆盖。

此次整治主要是清理楠玛水库下游河道的水草与垃圾,并进行河道两侧护岸挡墙建设。“通过河道疏浚、护岸挡墙建设,能有效提升河道泄洪能力,守住沿河农田,避免其遭受洪水漫灌或冲毁。”楠玛村党支部书记沈利锋在施工现场与工人一同商讨整治细节,确保整个整治工作圆满完成。
近年来,渔亭镇不断探索河湖治理新路径,通过强化河长巡河机制、深入开展“五清四乱”专项整治,逐步走出一条具有渔亭特色的治水之路。据了解,渔亭镇域内共有漳河、考川河、艾峰河、楠玛河4条河流,以及1座小二型水库和楠玛水库。为实现河湖治理“全覆盖”,该镇强化组织领导,逐级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设立2位镇级总河长、6位联村镇级河长、8位村级河长,构建起系统化、网格化管理体系。同时,该镇以水生态保护为目标,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抓手,建立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保护机制,推动水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在水环境治理能力提升上,渔亭镇持续发力,已建立镇级河面打捞队2支,配备专用打捞船2艘。今年以来,该镇已出动150余人次,开展河道打捞作业23次,清理并清运各河道沿岸及水面漂浮物50余吨;此外,该镇先后集中开展联合执法6次,以严格监管确保河道沿岸干净整洁,为辖区河湖筑起生态“防护墙”。
如今,漫步河流两岸,水波潋滟、白鹭翩跹,生态护坡与徽派民居相映成趣。“你看现在多好,河道干净、环境清爽,我们全家晚饭过后总爱来这儿散步,走在河边心情都特别舒畅!”提及河道周边的变化,附近居民笑着说。(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