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11日电 (洪韵)近年来,黟县渔亭镇将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举措,以“强组织、浓氛围、实应用”三措并举有序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不断优化农村信用环境,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强组织,构建三级联动体系,筑牢信用建设根基。渔亭镇坚持党建引领,成立由镇党委书记挂帅的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党员干部”三级联动工作格局。明确职责分工,制定任务清单,将信用村建设任务层层分解至具体责任人,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的工作机制。在信息采集环节,精选民众中威望高、业务能力强且有人口普查经验的村“两委”干部、网格长,组成38人的采集队伍,分设6个信息采集组,开展“拉网式”“分格式”“全覆盖式”信息采集,确保数据全面准确。通过定期召开推进会、调度会,实时跟进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难题,为信用村建设筑牢组织根基。2025年,已覆盖完成2026户普通农户、32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6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息采集工作。

浓氛围,线上线下多元宣传,厚植诚信文明风尚。为提升村民参与度,渔亭镇打造“线上+线下”多元宣传矩阵,让信用理念深入人心。线上依托微信群发布政策解读、工作动态、典型案例,镇村干部转发趣味短视频,以通俗形式普及信用知识;线下借助“你说我办”等载体,镇村干部下沉一线,通过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户主会,发放2000余份宣传手册,与1200余名村民“面对面”沟通,用接地气的语言解读政策、分享惠民成果。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村民信用意识明显增强,营造出“人人守诚信、村村讲信用”的浓厚氛围。

实应用,拓展三大场景赋能,释放信用建设实效。推行“信用积分制”管理,考川村率先形成以9类标准为核心、“月评分、年总结”为节点、“积分换物”“积分换工”为成果的运行模式,全镇设立6个信用积分超市,让无形信用转化为有形价值。创新“积分制+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矛盾纠纷化解”等功能,“渔亭星网”工程经验亮相全省会议,激发民众参与治理的内生动力。探索“信用+产业”模式,联合金融机构推出精准信贷服务,如黟县绿野家庭农场借助信用贷款实现黑猪年出栏超1000头,产值达200余万元,产能提升1倍。在县级“黟信+”礼遇政策基础上,推出镇级“龙芳”礼遇超市优惠,强化荣誉激励,1749人次农户享受购物优惠。(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