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皖间观察

“安徽好人”胡晓雯:一诺千金承父志 卅年守护传芳华
2025年09月10日 14:07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10日电 胡晓雯是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西递村村民。在古建筑保护意识薄弱的年代,胡晓雯的父亲主动承担起保护西递古建筑群的责任,并向村民承诺会持续守护这些老房子。

  1991年,在父亲年迈体弱时,胡晓雯回到家乡接过了守护的接力棒。34年来,她不仅精心保护古建筑,还积极传播文化:将徽州历史故事融入古黟调,为游客义务讲解;走进学校宣讲徽州传统文化,帮助孩子们了解家乡历史。胡晓雯曾获“安徽好人”等荣誉。

  从在外工作到回乡守护,胡晓雯对于西递村古建筑的热爱与坚守源自于她的父亲胡星明。

  胡星明受村民所托,向村民们许下了“会一直守护西递老房子,重拾家族宗祠文化”的诺言,为西递村古建筑东奔西走,引领了当地古民居日常保护、活化利用的进程。晚年,他还撰写了大量关于西递历史人文、风俗民情的文章。

  时至今日,胡星明编写的诸多文字资料至今仍是导游们熟悉宣传西递的经典范本。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胡晓雯自幼就将守护西递村古建筑作为了自己的责任。1991年,胡星明因年迈体衰无法再承担守护西递村古建筑的重任,胡晓雯辞去外地工作回到家乡,从父亲手里接过文物保护的接力棒,成为西递村敬爱堂的文物保护员。

  接过敬爱堂的钥匙,就是接过了父亲“守护西递老房子”的郑重承诺。

  2001年6月25日,西递村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敬爱堂名列其中。胡晓雯知道,守护的责任从此更重了。每天7时,胡晓雯打开敬爱堂的大门,开始对敬爱堂的各个部分进行全方位的细致检查。

  多年来的经验是她最宝贵的财富。敬爱堂里哪处房梁容易有蝙蝠排泄物、哪里容易被白蚁啃噬,她都了如指掌,并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正是这份执着坚守,使得敬爱堂的文物保存完好,未发生一起损失损害。

  在守护敬爱堂之余,多年来胡晓雯还致力于将“群防群保”的理念传播到村民中间。在她的奔走宣传下,西递村的村民们对于守护古村的认识实现了从“旁观者”到“主人翁”的转变。村里的一位老人感慨:“老话讲‘一诺千金’,在晓雯父女这里,我看是‘一诺千斤’都不止!当年她父亲的一句话,作为女儿的晓雯就实实在在地扛了半辈子。西递的老房子能传下来,靠的就是这一代人踩着上一代人的脚印,把‘守护’两个字刻进骨子里。”

  胡晓雯的守护,不仅是对敬爱堂日复一日的看护,更是对父亲“重拾家族宗祠文化”承诺的践行。

  除了做好敬爱堂的日常管理保护工作,胡晓雯还一直致力于宣传徽州优秀传统文化。她创造性地将父亲传授给她的古黟调与徽州故事相结合,将徽州传统文化唱给南来北往的游客听。胡晓雯的父亲是古黟调的“忠实传承者”,由他作词作曲的《桃花源里唱古黟》至今还被收录在《西递村志》一书中。

  在接手敬爱堂的传承保护工作后,胡晓雯一直在琢磨着如何将徽州故事同古黟调相结合,以游客们感兴趣的形式传播出去。考虑到很多游客们听不懂黟县方言,每次讲解时她就先用普通话加上古黟调,将古徽州文化唱给他们听,有的游客很感兴趣,她就再用黟县方言给他们再唱一遍。

  这种形式广受好评,甚至收获了一批“粉丝”:一些人来黄山游玩时,特意留出半天时间,到西递村听胡晓雯唱古黟调、讲徽州故事。

  近年来,胡晓雯逐渐意识到:要真正“重拾家族宗祠文化”,必须着眼未来,让文化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

  于是,她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文化传承的“播种”工作中。每周她都会抽出时间,到附近的学校、乡村学校少年宫,将厚重的徽州人文转化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鲜活故事与亲身体验,带着孩子们现场辨认粉墙黛瓦、马头墙的精妙结构,观看非遗木雕、砖雕的制作过程,为孩子们讲述徽州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

  西递中心小学是胡晓雯最经常去的地方。在她的带动引导下,该小学的学生们从最初对身边老房子的一知半解到现在能指着马头墙说出“防火”和“五岳朝天”的寓意;从听胡晓雯讲故事到现在能落落大方地讲述胡文光刺史的故事给游客们听……

  “西递是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作为胡氏后人,吸引更多游客走进西递、让我们的孩子们了解传承徽州文化,是我最期盼的事,也是对我父亲守护与重拾文化承诺的最好延续。”胡晓雯说。

  73岁的胡晓雯精神矍铄、步履矫健地活跃在敬爱堂和孩子们中间。从护一宅到护文脉,从唱古调到育新苗,她一直在用实际行动兑现着父亲的郑重承诺。她说“我将继续沿着父亲的路走下去,把这份承诺一代代传下去。”(完)

责任编辑:傅天骋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