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乡村振兴

黟县西递镇赋能“水陆空”三链融合
2025年09月08日 11:43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9月8日电 (胡镇 邵宏)近年来,西递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三支选派工作队的专业优势与桥梁作用,围绕“水、陆、空”三大维度,推动特色资源转化为振兴动能,以组织振兴推动产业振兴,绘就了一幅“党建强、选派活、产业兴、乡村美”的生动画卷。

  “水”润产业:做活“一瓶水”文章

  潭口村生态资源优越,拥有高品质的山泉水源,富含锌、硒、偏硅酸等多种矿物质。在县直相关部门的协调支持下,驻村工作队会同潭口村党支部,将盘活水资源作为突破口,积极对接外部企业,并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统一思想,党员带头参与项目宣传、土地流转协调和建设监督,成功推动“西递黟泉”山泉水项目落地。

  如今,“西递黟泉”配备2条先进生产线,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成为西递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此外,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选派资金,推动村集体以资源入股,协助制定“保底分红+效益提成”的收益分配方案,不仅每年能为村集体提供30万元的稳定收入,更创造了30多个本地用工岗位。

  “陆”聚动能:擦亮“一颗梅”招牌

  西递镇依托驻村工作队的技术与信息优势,发动党员带头,凝聚群众力量,共同做强青梅产业。工作队驻村以来,多次邀请省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开展青梅种植技术培训,引进应用前沿技术,有效实现青梅品质产量双提升。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徽猿酒业,从青梅收购、产品研制、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都积极协助,为拓宽销路和打响品牌提供助力。工作队更是将积分制巧妙融入青梅产业发展之中,为积分排名靠前的农户,给予0.2元每斤的补贴,让村民主动参与村庄治理中获取积分得到实惠。

  如今的源川村,青梅产业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初显,青梅种植面积从2021年的500亩拓展到如今的1200亩,年产青梅超15万斤,“青梅树”成为了村民增收致富的“摇钱树”。

  “空”拓销路:构筑“一块豆”桥梁

  石印村的非遗美食“腊八豆腐”风味独特,但受限于地域,主要在本县及周边地区销售,市场天花板明显。为了让“小豆腐”飞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镇党委创新思维,工作队另辟蹊径,将目光投向了“蓝天”,与安徽民航蓝天旅行服务有限公司对接联系,经过多次沟通、样品送检和实地考察,最终推动石印村腊八豆腐切片装产品登上航班,成为航空餐食的一部分。

  这一突破,为腊八豆腐带来了稳定的高端订单,极大地提升了产品价值和品牌知名度,首批20万片腊八豆腐订单预计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在此过程中,镇、村党组织全力做好保障,严把安全生产关和产品质量关,确保“上天”的产品品质一流。(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