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25日电 8月23日至24日,一场以“AI汽车”为核心的科创产业研学游在安徽合肥、芜湖两地展开。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少年走进奇瑞芜湖智造一工厂、蔚来先进制造合肥一工厂、尊界超级工厂等安徽汽车产业标杆基地,在真实场景中触摸智能制造的脉搏,聆听技术讲座,完成了一场从认知到启发、从实践到理论的“AI汽车启蒙课”。此次活动不仅是安徽汽车产业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产教融合、培育未来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实景体验,沉浸感知智能制造现场
在奇瑞芜湖智造一工厂,焊装车间的400多台机器人同时作业,机械臂整齐划一、焊花飞溅,仿佛科幻照进现实。孩子们沿着百米长的生产线一路观看,不断抛出问题:“这些机器人怎么协作?”“会不会出错?”讲解员一一解答,生产现场成了最生动的课堂。

在奇瑞试验技术中心,NVH试验室和碰撞安全试验室尤其吸引孩子们驻足。通过专业人员的演示,他们了解到材料如何影响乘坐舒适性、AI又如何参与安全预警和碰撞防护。8岁的吴自浩兴奋地说:“我要设计一辆能飞能潜水的车!”真实的场景、可触摸的技术,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对汽车科技的兴趣。
蔚来先进制造合肥一工厂的“牛屋”同样氛围热烈。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中与技术老师面对面,从机器学习到自然语言处理,从视觉检测到用户行为分析,问题一个接一个。不少青少年在交流后表示:“原来AI离我们这么近。”

虚实融合,数字技术赋能产业与教育
在尊界超级工厂——由江淮汽车与华为联合打造的智能制造基地,孩子们被其宏大的规模和高度自动化流程所震撼。工厂配备超过1800台智能机器人,覆盖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全流程。尤其令他们惊叹的是“数字孪生”系统:通过大屏幕,整座工厂在虚拟世界中实时同步运行,每一个工艺节点、每一处设备状态都清晰可见。
工程师介绍,借助华为iDME工业数据模型,系统可实现对5714个焊点的100%实时监测,“哪怕一个微小瑕疵,AI也会立刻报警”。涂装车间中,AI分色精度高达0.3毫米。孩子们伸手触摸屏幕,试图感知这“虚实联动”背后的技术魔力。

现场还设置了多种可触摸的教具:真皮材质、实木饰板、智能电动门模型等。技术老师通过这些实物,讲解AI在材料选择、人机交互、工艺设计中的实际应用。很多学生一边记录一边画图,在体验中理解科技如何为汽车赋能。
科教协同,为未来产业储备人才根基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安徽汽车产量149.95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量73.09万辆,汽车出口突破46.1万辆,三项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在产业规模量级跃升的同时,安徽正持续深化创新生态建设和人才战略布局,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安徽省汽车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AI汽车大探索”研学活动,是安徽推进产业与教育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开放顶尖智能制造基地、组织工程师参与讲解、设置互动课堂,安徽正在把产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把工厂变为课堂,把青少年变为“未来汽车设计师”。

长三角一体化旅游联盟副会长、安徽省旅游学会会长徐华玉认为,这类活动不仅是产业形象的展示,更是对创新人才的前瞻培养。它有助于将安徽的规模优势转化为策源优势,强化其作为全国科技创新高地的品牌形象,同时也响应了国家创新驱动和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方向。
一场研学,一次启蒙。安徽通过实景体验、技术讲座与数字融合三大维度,不仅向青少年展示了“AI+汽车”的科技魅力,更在无数年轻的心灵里埋下了探索、创新与梦想的种子。从产线到课堂,从现实到未来,安徽正以开放、融合、前瞻的姿态,也为安徽甚至全国汽车产业未来人才培养播下种子。(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