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20日电 (杜超)“以前种花生全靠经验,现在不仅有技术员指导,还能拿到奖补,家里收入更多了!”在五河县申集镇张村村,脱贫户张为仕正与镇村干部一同实地进行农业特色产业到户项目的验收申报工作。今年以来,该镇农业特色产业到户项目共有63户脱贫户、监测户通过产业验收,预申报资金21.219万元,特色种养“小产业”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引擎”。

“村里大喇叭天天宣传政策,乡村振兴专干和农业技术指导员也为我们进行政策讲解,搞产业心里更有底了!”张为仕的一番话,道出了不少民众的心声。为激发脱贫户内生动力,申集镇将政策宣传作为“先手棋”,通过“会议解读+广播宣讲+微信推送”全覆盖模式,把农业特色产业到户项目奖补标准、申报流程送到家家户户。针对外出务工人员,镇村干部逐户打电话、发视频,确保“一户不落”。
“眼下正是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期,要注意药剂配比……”在田间地头,农业技术指导员正为从事特色种养业的脱贫户和监测户现场讲解生产技能。讲解内容包含大豆、玉米、水稻、小麦等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以及如何提高产量、增强抗灾能力,还包括鸡、鸭、猪、牛等家禽家畜的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技术,切实解决脱贫户、监测户从生产技术困境到政策帮扶的难题。
为确保特色产业奖补资金精准落地,申集镇实行“农户申报—村级初审—镇级验收—公示公开”全流程闭环管理,镇村干部、农技员组成验收组,对申报项目逐户实地核查,拍照留证、签字确认,杜绝虚假申报。
下一步,申集镇将持续优化“政策+技术+市场”帮扶体系,让脱贫户、监测户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