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5日电 (王凯丽)走进休宁县商山镇阜田村,百亩稻田如绿毯铺展,白墙黛瓦的农居点缀其间。曾经坑洼的村道被硬化拓宽,新装的路灯照亮村民的夜归路,杂乱的柴草堆、露天垃圾池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分类垃圾桶和整洁的小广场。
阜田村以“微改造、精提升”为笔。580平方米的村民活动中心主体已落成,室外装修正在进行,预计8月底即可成为村民议事、休闲的新场所。阜田村以“绣花功夫”精心打造“一米菜园”和“口袋公园”。藤蔓缠绕的矮墙上点缀着鲜艳彩绘,处处呈现“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诗意景观。
走进商山镇瑶溪村,随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村民们自发拿起扫帚、铁锹、镰刀,清理村庄道路、河道沟渠、公共区域,将房前屋后归置得井然有序。
阜田村与瑶溪村的蝶变,是商山镇全域人居环境“三大提升”专项行动的生动缩影。连日来,一场覆盖全镇的活动热潮全面铺开,“机械+人工”协同作战,村组干部、保洁员、公益岗人员、党员群众全员上阵,形成了“人人参与、家家受益”的浓厚氛围。
行动至今,已清运各类垃圾80余吨,清除乱挂乱贴广告110余处,整治乱搭乱建54户,拆除无功能建筑及旱厕36处,清理宅前屋后堆物147处。在大力整治环境的同时,商山镇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同步完善基础设施,精心打造特色景观节点,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为了让整治不走“过场”,商山镇通过召开户主会、村民代表座谈会通报整治进展与资金使用情况,及时解答疑问;对土地纠纷、拆危拆厕等敏感问题,安排专人一对一沟通,通过写证明、讲解方案等消除村民顾虑。由此,民众实现了从“要我整治”到“我要整治”,主人翁意识被充分激活,凝聚起共建共享的强大合力。
下一步,商山镇将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核心,将定期巡查、民众评议、积分奖励等制度融入日常,让“一时美”变“持久美”,从细节处着手,在长效上发力,以人居环境的持续提升,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