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13日电 (刘晓斌 司舜)近日,安徽省科技厅发布2025年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名单,宿松县博物馆荣获公共场所类省科普基地称号。这是宿松县博物馆在发展高质量文化文物事业中取得的又一项荣誉,此前还获得安庆市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安庆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
近年来,宿松县博物馆立足馆藏资源,秉持“服务大众传承文化”的理念,持续做好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让更多人走进博物馆、了解博物馆、爱上博物馆。
科技手段更多元
博物馆的历史文明陈列展,推出“文明溯源”“封国置县”“唐宋华章”“明韵清风”四个专题,红色革命陈列展则是以时间为脉络,以宿松为载体,以人物为线索,按照“民众觉醒宿松建党”“武装斗争勇毅前行”“挺进敌后浴血抗战”“湖山转战迎接新生”四个板块来介绍,通过实物、图文、场景、模型等形式方法,结合电脑触摸屏、电视以及其他声、光、电现代科技手段对宿松的历史进行全面展示,让公众直接、形象、生动地观展,提升展陈展览的吸引力、注意力、影响力,提高观展的体验感和获得感,深化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路径活化更多样
近年来,宿松博物馆积极探索文物与现代生活、科技的融合。例如,馆藏“仙人吹笙壶”通过热门游戏《黑神话:悟空》中的道具“玉液”原型植入,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带动线下研学、参观热潮。以此壶为原型,打造超级IP“宿小松”,开发了如抱枕、帆布包、钥匙扣等系列文创周边产品10余套创。此外,2025年宿松春晚以该壶为灵感,结合传统戏曲与现代舞美创排歌舞节目《花影吹笙》,并通过线上线下直播触达超百万观众,成为文旅流量新引擎,创新文物活化保护利用新途径。
功能拓展更多备
作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市级爱教示范基地,宿松博物馆联动中小学、高校及县委党校开展课程体验、实践活动,自2024年6月开馆以来,累计接待入馆参观人数超70000人次,其中接待研学团队超50批次,服务学生超万余人次。同时,结合传统节假日、博物馆日等开展一些列有声有色的社教活动,如博物馆“五进”活动、我在博物馆画文物、我在博物馆过大年、非遗香囊DIY等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拓宽视野,近距离欣赏和感受文物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宿松县博物馆通过创新科普形式、深化馆校合作、优化服务供给,成功将文物资源转化为教育动能,实现了“游研并举”的目标,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还推动了文旅融合与地方文化品牌建设,成为区域科普教育的重要标杆。
“以获评基地为契机,将依照《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条例》和《安徽省科学技术普及基地认定办法(试行)》,进一步对标对表,拉高标杆,加强基地建设,彰显自身特色优势。”宿松博物馆负责人孙亮说,面向公众有效普及科技知识、广泛传播科学思想、积极倡导科学方法、面向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充分发挥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推动科普事业繁荣发展,向观众展示了一座千年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新的活力。(完)
责任编辑:武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