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微信扫一扫分享
安徽|北京|重庆|福建|甘肃|贵州|广东|广西|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黑龙江|江苏|江西|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青海|山东|山西|陕西|上海|四川|天津|新疆|兵团|云南|浙江

首页 > 皖间观察

宿松柳坪乡:文明新风浸润乡村
2025年07月23日 10:48 中新网安徽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23日电 (通讯员 张雪钰)近日,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荣膺“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这正是该村近年来以文明为笔、实干为墨,奋力描绘“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百姓富”新画卷的生动印证。

  邱山村:文明标杆的进阶之路

  夏日里,走进宿松县柳坪乡邱山村,仿佛踏入一幅流动的文明画卷——白墙黛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的“微菜园”里瓜果飘香,文化墙上的彩绘讲述着村里的文明故事,志愿服务站里人来人往,处处透着“全国文明村镇”的精气神。

  “这个称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邱山村党总支书记吴合林说,“从2017年获评省级文明村镇,到今年拿下国字号荣誉,我们用了8年时间,靠的是全村人拧成一股绳的韧劲。”

  文明的浸润,让邱山村的乡风民风发生了悄然变化。近日,在邱山村的“文明实践大讲堂”里,一场特殊的“评议会”正在进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讨论着“谁家的庭院最整洁”“谁是本月的文明标兵”。“以前谁家干净不干净没人在意,现在大家比着搞卫生、比着做好事,就为了能上光荣榜。”村民吴兰香说。

  作为“全国文明村镇”,邱山村的志愿服务体系愈发完善,队伍规模持续扩大,服务领域不断拓展,从日常的环境清扫、设施维护,到针对特殊群体的帮扶照料,再到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志愿服务已融入村庄运转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清晨街巷里的清扫身影,还是农忙时的互助协作,志愿者的红色马甲随处可见,成为村里最亮丽的风景线。”吴合林介绍,大家主动参与、分工协作,用持续的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让“有时间做志愿者,有需求找志愿者”成为村民的共识。

  全乡联动:文明新风遍地开花

  邱山村的文明蝶变,成了柳坪乡的鲜活教材。连日来,该乡迅速启动“学邱山、促提升”行动,让文明新风在各村落地生根。

  柳坪乡龙河村把田间地头的宣讲会升级成了“实景课堂”。在村里的茶园中,乡干部们带着小板凳和茶农们围坐在一起,一边采摘新茶,一边讲解乡村振兴政策。“以前听宣讲,总觉得离自己太远,现在干部们走进茶园讲‘种茶能赚多少钱’‘政策能帮啥忙’,句句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茶农吴凤炉说。

  柳坪乡蒲河村则把“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今年以来,该村村民丧事均在3天内办结,无大操大办情况。今年正月,蒲河村一对新人选择“低碳婚礼”,在蒲河村文化广场举行婚礼仪式,成了村里的文明榜样。

  蒲河村党总支书记吴洪峰介绍,“厚养薄葬”“喜事新办”成了新风尚,今年以来,全村简办红白事10余起,村民们省下的钱大多投在了发展产业、改善生活上。

  柳坪乡柳坪村的乡贤议事会成了化解矛盾的“金钥匙”。村里邀请退休干部、老教师等乡贤组成议事会,听取村民诉求,调解邻里纠纷。前期两户村民因宅基地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乡贤们多次上门,摆事实、讲道理,最终促成双方和解。

  “乡贤们说话有分量、办事讲道理,比干部出面更有说服力。”柳坪村党总支书记朱五珠说,今年以来,柳坪村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余起,村民们的矛盾少了、笑容多了,邻里关系也越来越和睦。

  柳坪乡长溪山村则聚焦人居环境整治,掀起了“扮靓家园行动”。该村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带头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拆除乱搭乱建的棚子,还发动村民利用废旧砖瓦、闲置花盆等打造“微菜园”“微景观”。如今的长溪山村,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的庭院整洁有序,村民们还自发成立了环境监督队,互相提醒、共同维护,“环境美”成了村里的新名片。

  机制保障:文明实践“长效常新”

  柳坪乡的文明之花能常开不败,离不开一套长效机制的保驾护航。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各方力量,从阵地建设、队伍管理到服务模式,形成了一套“闭环式”工作法,让文明实践从“一阵风”变成“四季春”。

  在阵地建设上,柳坪乡构建了“1+7+N”的文明实践网络,即以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核心,以7个行政村实践站为枢纽,延伸出“学校实践点”“医院服务台”等N个服务触角,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理论宣讲、技能培训、文化惠民等“一站式”服务。乡中心小学的“校园实践点”里,志愿者们定期为学生们开展“红色故事宣讲”“安全知识课堂”;乡卫生院的“健康服务岗”不定期下乡义诊,开展“预防蜱虫叮咬”科普知识宣传、“两癌”免费筛查等活动。

  为了让文明实践有活力、能持续,柳坪乡还建立了“积分激励制”。村民参与志愿服务、遵守村规民约、获得文明荣誉等,都能积累积分,积分可在“文明超市”兑换生活用品,还能作为“星级文明户”的评选依据。“现在大家都争着攒积分,既能帮别人,又能得实惠。”大坂村村民邓松舟说,积分制的推行,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从道德倡导变成了村民的自觉行动。

  柳坪乡党委还定期组织“文明创建回头看”活动,由乡纪委牵头,对各村的文明实践活动、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工作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一阵热、走过场”。“文明创建不是‘面子工程’,而是要实打实地改善民生,只有常抓不懈,才能让文明之花长开不败。”柳坪乡党委书记韦寒冰说。

  清晨的柳坪乡,薄雾散去,阳光洒满山间。邱山村的文化广场上,老人们在健身器材上锻炼,孩子们在追逐嬉戏;蒲河村的沿河景观绿道上,老人和小孩在悠闲地散步;长溪山村的竹制品加工厂里,机器轰鸣,一派繁忙景象……这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画卷,正是柳坪乡文明创建结出的硕果。

  从邱山村的“全国文明村镇”奖牌,到全乡处处可见的文明新风,柳坪乡的实践证明:文明是滋养乡村的“沃土”,只要用心播撒,精心浇灌,文明之花就会在乡村大地上常开不败,结出幸福的果实。(完)

责任编辑:朱孔阳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Copyright ©1999-2023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